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做好充分准备对顺利发挥至关重要。关键几点,提醒如下:
一、考前准备
1. 证件与物品准备:
①双证必备:
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和“身份证(或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这是进入考场的唯一凭证!务必妥善保管。
②考试用品:
合规文具:2B铅笔(削好备用)、黑色碳素笔(0.5mm,多备几支)、无封套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等(按考试科目要求准备)。
所有文具提前试用,确保书写流畅。
特殊科目用品:如需要计算器(确认是否允许及型号要求)、作图工具等。
透明文具袋:建议将证件和文具统一放入透明文具袋,方便携带和检查,并于睡前、出门前反复确认。
③其他:
无文字标签的矿泉水(拧紧瓶盖)、小毛巾(擦汗用)、纸巾、雨具、薄外套(应对空调或天气变化)、备用口罩、常用药品(如清凉油、创可贴,如需特殊药物需提前报备)。
物品带入原则:非必要尽量不带或少带。
2. 熟悉考场与环境:
①提前踩点:务必在考试前一天亲自到考点,确认考场位置、座位号、卫生间位置、进出路线(包括从家到考点的交通路线和时间)。
②计算时间:根据踩点情况,精确计算从家出发到考点所需时间(预留充足堵车、意外情况时间),建议至少提前45-60分钟到达考点。第一场考试更要提前!
3. 身体与作息调整:
①规律作息:考前一周左右开始调整生物钟,保证充足睡眠(7-8小时),确保考试时间段精力充沛。
考试前夜即使失眠也别焦虑,闭目养神也有休息效果。
②健康饮食:保持均衡营养,清淡为主,避免生冷、油腻、辛辣、不洁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早餐一定要吃,保证能量供给。
考试期间不要尝试新奇食物或大量饮水。
③适度放松:考前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受伤。可通过散步、听轻音乐、与家人朋友轻松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
④关注天气:留意考试期间天气预报,做好防雨(带雨具)、防晒(戴帽子)、防暑(穿透气衣物)或保暖(带薄外套)准备。
4. 知识梳理与心态调整:
①回归基础:最后阶段重点复习基础知识、错题本、公式定理等,避免钻研难题怪题。
②积极暗示: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付出。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准备好了”、“我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③平常心对待:认识到高考是重要节点,但不是人生唯一出路。保持适度紧张有利于发挥,过度紧张则需调整(深呼吸、冥想等)。
二、考试当天及考中
1. 准时赴考:
严格按计划时间出发!预留充足缓冲时间应对交通堵塞等意外。
再次检查:出门前务必再次确认“双证”和必备文具是否带齐。
2. 遵守考场规则:
①提前入场:按规定时间(通常开考前30分钟左右)入场,配合监考老师完成身份验证和安检。开考15分钟后禁止入场(外语科目有特殊要求)。
②听从指令:认真听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指令操作(如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贴条形码、启封试卷、开始作答、停止作答)。
③严禁携带:手机、智能手表、手环、蓝牙耳机等任何电子通讯设备及存储设备(关机带进考场也属违规!后果严重!)。
④规范填涂:拿到答题卡和试卷后,第一时间准确、清晰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核对条形码粘贴无误。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在指定区域规范填涂。
⑤规范作答: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指定题号的答题区域内。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清晰。超出答题区域、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⑥保持安静:考试期间保持考场安静,不左顾右盼,不交头接耳,不做任何可能被误解为作弊的动作。有问题(如试卷印刷不清、需要草稿纸等)举手示意监考老师。
3. 应试策略与心态:
①浏览全卷:拿到试卷后,先快速浏览全卷,了解题型、题量、难度分布,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分配时间。
②先易后难:按照自己习惯的顺序或从易到难的顺序答题。遇到难题别死磕,果断跳过,做上标记,待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头攻克。
③合理用时:注意控制每部分题目的答题时间,留出足够时间检查(尤其是选择题填涂和基本信息填写)。
④仔细审题:逐字逐句读题,抓住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选是”还是“选非”),避免因粗心失分。
⑤规范书写:尤其是主观题、作文,字迹工整、条理清晰、要点突出非常重要。
⑥专注当下:考完一科放一科!绝对不要对答案!不要纠结于上一科的得失,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科的准备上。坚信“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
三、考后注意事项
1. 物品带离: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按监考老师指令整理好自己的证件、文具,带齐个人物品(特别是准考证!后续查分、填报志愿仍需使用)安静有序离场。
2. 调整心态:考完所有科目后,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无论感觉如何,都要积极调整心态。高考只是人生一站,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
3. 保管好准考证:考后务必妥善保管准考证,查分、填报志愿、入学都可能需要用到。
4. 关注官方信息:留意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的高考查分时间、分数线、志愿填报政策、时间安排等重要信息。
5. 合理规划假期:在适度放松的同时,可以开始了解大学、专业信息,为填报志愿做准备,或者学习新技能、参与社会实践等。
四、给家长的建议
1.做好后勤保障: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协助准备好考试物品,规划好交通路线。
2.情绪稳定器:家长保持情绪稳定至关重要!避免过度询问复习情况、施加压力或表现出焦虑。多给予鼓励、支持和信任。
3.积极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接纳他们的紧张情绪,给予理解和疏导。考后不要追问考试细节或对答案。
3.平常心对待:传递“尽力就好”的理念,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高考结果。
温馨提示:
1.突发情况处理:如遇证件丢失、交通堵塞、身体不适等突发状况,务必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寻求现场考务人员、警察或家长的帮助。通常考点都有应急预案(如证件丢失,经核实身份后可先考试后补办)。
2.相信官方信息:所有考试要求、政策变动以省级教育考试院官方发布为准,切勿轻信谣言。
3.高考是知识的检验,更是心态的较量。充分准备、沉着应对、遵守规则、保持信心,相信每一位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祝愿所有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