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正在学刘禹锡的《望洞庭》,老师在语文课上做了知识拓展,介绍了刘禹锡生平。于是,我也在家里趁热打铁,给他讲起刘禹锡另外两个知名作品《陋室铭》和《乌衣巷》来。
我学《陋室铭》是在高中时代,当初学古文如同嚼蜡,更别说体会其中的韵味和美了,就连背诵也无非是应付老师。现在有了阅历,静下心读来,真真地觉得这是篇了不起的文章,和儿子语文书上的很多文章一样,结构严谨,行文工整,立意鲜明。如今,我眼里的《陋室铭》与当初我的课本里的《陋室铭》不同,以前读它是乏味的任务,现在读来却是享受。
《陋室铭》既不是诗也不是词,诗要有韵律,词要按节拍,它是一篇古体的散文。
它结构严谨,开篇以写“山”写“水”来告诉我们事物的表象不重要,而要看内涵。山不是因为高而有名气,水不是因为深而有灵性,真正赋予“山”和“水”灵魂的而是山中是否住着仙人或有人在此得道成仙,水中是否潜藏着飞龙,在《周易》里叫“卧龙在渊”。这不免让我想到当下,但凡想凭借山和水这样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的景区,都会为山水杜撰出一些神话传说来,即便和神仙拉不上关系,至少也要想方设法和历史名人攀上亲戚。被赋予了“故事”和内涵景区才显得有灵魂而不空洞,才会格外让游人垂青。
说完了山水作者笔峰一转,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文章的中心。是啊!房子只是遮雨避寒之所,它不重要,主人崇高的道德修养能使房子蓬荜生辉。这里的“陋”也是作者化繁为简,放弃官场纷争,追求自由的一种豁达的个人境界。作者刘禹锡仕途坎坷,不得志,屡屡被贬。
然后,作者又描述了这间陋室之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到台阶长满青苔,野草因无人打理而高过窗台,青青的草色掩映在帘子上。我不知道,随时可以看到自然山水的古人怎么想,要依我这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我倒喜欢那苔痕和野草,它们是何等可爱,何等返朴归真啊!陶渊明的“世外桃园”,以及陶家门前的菊和南山,其实都是风流雅士们力求挣脱现实束缚,把自我放归自然的体现啊!
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吸引了和他志同道合的鸿儒,即,那些有大学问人的来此陋室里谈笑,可见,作者没有因为“陋”而寂寞,相反,和他来往的朋友亦都是有见识有修养的人,即,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间陋室里,刘禹锡有时间、有兴致“谈素琴,阅金经”。关于“金经”,自古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佛经,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著作,我更倾向于“金经”是佛经,因为儒家观点是“学而优则仕”,就是有了学问要去当官,通过仕途报效国家,儒家是不鼓励遁隐的。理解儒家思想,要放在历史背景里揣摩,在唐朝的封建统治下,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回报社会,报效国家的高效途径只能是出仕,真的不是儒家在蛊惑读书人去做官迷。儒家教人入世,佛和道家教人出世,所以,这里的“金经”我认为是佛经。一个有报负,有理想,屡遭不顺甚至被冤枉,不得志的人,安于陋室是一种出世。“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正好印证“金经”就是佛经,为什么?因为乱耳的丝竹和案牍不正是官场状态吗?
最后作者又列举了两个人物,引用了孔子的话来说明陋室不“陋”,说明人的学问和修养与物质无关,支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观点。一个是出身于南阳草庐的诸葛亮:蜀汉丞相,不负刘备托孤,事必亲躬,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表》致诚致真;一个是汉代文学家、哲学家杨雄,即,杨子云,他隐居做学问的地方也是出名的简陋。
最后,作者以“孔子云何陋之有”收尾,力证个人道德修养与外物无关。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如下: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释义:孔子想要迁到九夷(古代东方九个少数民族的通称)地区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如何能居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住到那里是去实行教化,还有什么闭塞落后的呢?”孔子认为,陋与不陋不在于外物,而在于君子本身是否高尚。
让我想起一个去过西北支教的朋友,她是否践行了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呢?
《陋室铭》深刻的诠释了儒家思想,即,君子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表现君子的品质。同时,也以“铭”的形式时刻警醒和勉力自已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文天祥所说:贫贱不能移。
陋室,我也想有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