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五、知道“娱乐至死”这本书,就是改变的开始。2019-03-15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一、电视让我们丧失了历史

电视时代有个拒绝记忆的特征。因为电视所表现的东西是当下的,最新鲜、最刺激的一些碎片的不连贯的东西。(大多数人不知道过去24小时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新闻,不知道60年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事。)

而书籍是有历史的,可以记载连贯的故事,写有背景、有意义的东西。(书籍比如孔子、鲁迅等名人书籍可以流传百年,都没有问题。)

现代人本身的一个特征就是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而信息本身就是碎片的,看完就忘,忘了就得了。

二、娱乐使人失去自由

赫胥黎预言过人们会失去自由,历史会消失。奥威尔认为人失去自由是因为国家会禁书,慢慢的人们就失去了信息自由。

信息自由是民主国家的基础,可电视时代是娱乐控制了大众。我们现在面临信息过剩,每天成千上万的信息都是被包装过的娱乐信息,没有人给你禁书,但也没有人读书。慢慢的发现没有了值得你去深思的内容,你被娱乐绑架了。

三、拒绝娱乐至死

读过“娱乐至死”的你现在要有意识,疏远你生变那些与你没有关系、碎片化、没有意义的信息。他们对于你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让你沉浸其中,失去自由。作者认为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就是依靠学校,在校受教育的学生应该学会去疏远一些信息。

四、《娱乐至死》与《浅薄》

《浅薄》是讲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里面有一个观点:使用互联网对你的大脑产生了改变。作者自从使用互联网后,发现周围的人都失去了“长时间专注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办法持续、长久、深刻、深入的去思考问题,它的思考开始变得断断续续。

而《浅薄》中将互联网的好处:就是人们在多项任务处理的能力有所提升。

互联网在阻碍你的深入思考,也阻碍你的创造性思考。最好禁止小孩看手机。

五、番茄加法

下载番茄时间app软件 ,测试自己的专注力40分钟,有没有被互联网影响。执行保证专注工作的一个方法:就是不带电脑,不带手机,只带纸和笔,把自己关在房子里逼自己专注。

总结:赫胥黎预言我们终将会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我们要用书来抵抗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永远追求理性和逻辑思考,我们不要成为那种肤浅和无能的人。

【摘句】

1.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2.如果人民蜕变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名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运动就在劫难逃。

3.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

4.大量收集和快速检索的数据,对于大规模的组织和机构确实很有价值,但没有为大多数普通人解决什么重要问题,它们带来的问题至少和它们能解决的问题一样多。

5.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它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它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什么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明天我的计划】

1.坚持早读晚思。

2.给家打电话。

3.用书来抵抗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永远追求理性和逻辑思考,我们不要成为那种肤浅和无能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