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丨新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网络图片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

解释众说纷纭,坠人云雾。“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难道就不害怕吗?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即其一种,不敢苟同。

“自反而不缩”的“缩”,如何解释,关键。东汉赵歧注“义也”,南宋朱熹注“直也”,余不取。《说文》释,“乱也”。糸,细丝,与绳索有关。本义,捆束;引申义,不直。段玉裁注“通俗文曰,物不申曰缩,不申则乱,故曰乱也。”正确。所以,“缩”即缩恧之谓也。词不强理不直,理亏心虚,方缩。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其意:自省理直,一介草民,坦然自得。“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当为:自知理亏,虽千万人赞同我,知错必改。

“往”,朱熹释“往而敌之”,错。敌从何而来?牵强。迁善改过,不再固执己见,心甘情愿投降对方,即往也。"毋固,毋我”,孟子之大勇也。

一点浅见,抛砖引玉,待君高论,吾往矣。

2018年12月15日周六

感谢网友小龙质疑和同学西隐帮助,更正如下:

1. 自反:自我反省。

2. 縮:縮( 音ㄙㄨˋ),意為 直,引申為 有道理。

3. 褐寬博:穿著粗布衣的平民。

4. 惴:惴(音ㄓㄨㄟˋ),害怕。

意譯:

      孟子引述曾子的話,而曾子的話,則是轉述 孔子的說法。孔子說:「自我反省,要是 理曲的話,縱然 只是 面對穿著粗布衣服的平民,我能 不害怕嗎?自我反省,只要 理直(合乎義理),縱然 面臨 千萬的人的阻撓,我也一樣勇往直前!」

据台湾PChome个人新闻台

2019年2月27日周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