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等待中总会有奇迹出现。胡同的尽头隐隐约约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我和哥哥都睁大了眼睛,影子越来越近。“叮铃铃、叮铃铃……”远处传来了一串串熟悉亲切而又期盼已久的声音。“是爸爸,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我们哥俩止不住内心的兴奋,跳着、呼喊着。父亲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近,终于看清了父亲骑自行车的身影,我们追随在父亲自行车的后面,回到家里。母亲也赶紧忙活起来,摆放碗筷,开始我们一家四口人的团圆晚宴。
饭桌上,父亲给我们讲述着他一天的工作经历,我们似懂非懂的听着,母亲也说着一天的家务事。父母好像是在互相汇报一天的工作,又像是在唠家常,其乐融融……
正在我们一家四口吃晚饭正酣时,听着街里歇着乘凉的人多了起来。
“你家才吃呀,出来吃吧,街里人多,热闹。”邻居大娘朝着院里招呼着。
“是,今儿个上班的回来迟了,吃的有点晚,我盛上点儿出去吃。”母亲回应着,顺手接过父亲的碗,给父亲填了些饭,自己也盛了些,端着碗,拿着小板凳出去了。我和哥哥就和跟屁虫一样,抱上碗跑了出去。
在外面吃饭聊天的人真不少。虽然是清汤寡水,但吃的都津津有味儿。尤其是蹲在旮旯里喝粥的老头儿,一只手端着满满一碗菜粥,菜粥的上面放着一块萝卜咸菜,在手和碗底儿的小夹缝里,还夹着半块儿棒棒干粮,不细看还很难发现。另一只手拿着箸子,挑动着碗里的“蔓菁”或是小白菜。只见他用箸子捡(夹)起萝卜咸菜,咬上一小口儿,嚼了几下,也许是太烫的缘故,边转着碗边用嘴轻轻吸着菜粥,当转到一半时,一大口菜粥正好,离开碗边儿,慢慢咀嚼品味,甚是舒爽。一会儿的功夫一大碗菜粥就喝完了。本来很普通的一碗菜粥,老头吃得“嗞嗞”发响,让人直咽口水,回味良久……
我坐在一块大白石头上,石头在太阳底下晒了一天,余温尚在,坐在上面屁股暖暖的,舒服极了。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讲着一天来发生的各种事儿。什么哪哪又死人啦,谁谁病得不轻快不行了,谁又领来了几个“四川猴”(方言,对外地人的称呼),谁家媳妇隔夜(方言,吵架)回娘家了……好像是新闻大杂烩,什么内容都有,只要收听了这次“新闻大杂烩”,附近村里的事都能知道,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有两天不听“新闻大杂烩”,你就会落伍,跟不上趟儿。
可能是今晚又没电的缘故,街里歇着的人越来越多,小伙伴们也吃完饭出来凑热闹来了。在农村,那时晚上没电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到了晚上,正是用电高峰的时候,电好像害羞了小孩儿,跑的无影无踪,直到晚上十点以后,人们都休息了,他才悄悄地回来。人们一天的劳累也就以这样的娱乐方式排遣着。天气依旧很闷热,树叶稳稳地一丝不动,风也不知何时能来,偶尔有一丝丝的微风,虽是热浪滚滚,但闲聊的人们仍不忘说上一句:“风来了,真凉快!”
歇了有一会儿后,聊的差不多的时候,才有人慢慢起身,拍拍屁股后面的尘土,回家睡觉去了。这时,也有人建议,天这么热,又没电,屋里更热,蚊子又多,怎么睡!实在不行就到房上去睡。
听说能到房上睡觉,我们小孩儿可撒欢了。赶紧央求着自个儿大人回家拿凉席,上房睡觉。我当然也不例外,央求着母亲。街里闲聊人的渐渐少了起来,很快都回家准备睡觉了,因为明天还要干活儿,得早点儿休息,养好精神。
回到家,父亲帮母亲拾掇饭桌,母亲忙着准备上房睡觉的凉席和铺盖了。我和哥哥也帮着父亲一起拾掇。父亲把剩下的饭汤和做饭的下脚料一股脑儿的倒进泔水桶里,吩咐我去喂猪。
一听让我喂猪,我感到很兴奋,因为我家的老母猪可是我家的老功臣。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