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喵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直有乐和曲的陪伴。
几个月大洗澡时放的《River》,早上起床时放的《The Ludlows》,现在每次听到,她都会提到以前我小时候如何如何时放的歌。
我们也尝试过放古典音乐,但是喵不太感兴趣。贝多芬被喵称为切菜歌,经典段落一定要配上疯狂切菜的动作。
过于舒缓的旋律对她没有吸引力。
随着上幼儿园,园中每天放的歌曲成了喵的最爱。
《手牵手》、《彩虹的约定》、《小跳蛙》、《和快乐在一起》必须要等园里大喇叭停了才会进教室。
在课堂上老师教的《小猪吃得饱饱》、《幸福拍手歌》等等也是每天在家必唱必跳。
当然,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下,喵最擅长的歌是玖月奇迹的《中国范儿》、《我的祖国》、《荷塘月色》等等,甚至在KTV里都能跟着唱下来。
逐渐地,她也开始能接受我们听的歌了。渐渐地,我们也摸清了她听歌的套路了。
- 节奏感强,但不是太快。
- 旋律要阳光,不阴郁
- 如果节奏强而不快,吐字清楚的话,就最适合跟唱。
比如《Air Balloon》这首歌,虽然是英文,但是节奏感强,每段很短,吐字很清楚,中间还会有一大段“呐呐呐”的过门儿,喵很喜欢这种重复的怪音,所以从头到尾都能跟唱下来。
相比,《Bruises》整体很快,而且每句很长,但是中间也有一大段“呜呜呜”的过门儿,虽然跟不上其他词,但一到这里,喵是一定不会错过。
《Dirty Paws》中间有一段“嘿”的叫喊,喵也很喜欢,每次就等着时机一到,就大声的“嘿”。
《Sailing To Philadelphia》则是胜在旋律舒服,喵不反感,会愿意听下去,久而久之也能跟着唱了,而且这首歌厉害在于她经常坐车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以上几首都是我从飞鱼秀这里听到后,觉得喵可能会喜欢而选出来的,感谢飞鱼秀飞哥、舟姐及编辑们的辛勤选歌。
然而最意外的是,我偶尔放起了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喵竟然记起小时候我给她放过,而且很喜欢跟唱各种变调的那段“一二,三四,五六七”。
于是,有一天,她看着崔健封面照片,对我说出了本文标题那段话。
喵:“爸爸,这个头发挡住眼睛的叔叔唱的歌叫什么名字?”
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喵:“摇滚?滚球球,哈哈哈哈哈哈.....”
我:“你真犀利,竟一语道破了中国摇滚的灵魂和现状。”
个人微信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加关注,或搜索:摹喵居士
喜欢作者写写哪些话题,可以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