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朵兔子先生一家站在红蘑菇旁边,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眯起眼睛(它们在笑):“欢迎再来”。一家四只白毛球郑重地鞠躬。
青年同样鞠躬,对着森林的深处。“谢谢招待,下次来我会付钱喝红茶的。谢谢你们,我不会再哭了。”
鞠躬的青年背上,有斑驳的日影在摇晃。
这是童话的尾声。
兔子先生对兔子太太说:“他说‘谢谢’呢,‘谢谢’真是个好词儿。”
兔子哥哥对兔子弟弟说:“今天肯定会吃松子饼,我可以用那个红色领结打赌。”
日子应该往前推,推到——半年前。
还是个小男孩儿的主角,和奶奶一起住在森林旁的小木屋里。奶奶是一位裁缝,在家的旁边开了一间裁缝铺。
奶奶总爱笑眯眯,是个幸福的小老太太,会做可口的李子馅饼,配上红茶,连小狗曲奇都很喜欢。
小男孩儿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和奶奶一样的裁缝。在他个子矮到只能站在板凳上才能看到操作台的时候,就常常仰着头看奶奶做衣服。剪刀咔嚓咔嚓剪开精美的闪着光泽的绸缎,针引着尾巴上的线将布攒出规律的褶,摸上去有温度的木纽扣缝在衣服上……小男孩儿着迷地看,学着奶奶上下动作,展开布、画线、剪开、穿针、缝制、新做好的衣服铺在木板上、将几天前做好的衣服用衣架挂好、把处理好的衣服叠好收在礼盒里……连时不时扶一下眼睛的动作都学得有模有样的。
“来,小裁缝,把这件给唐太太送去。”奶奶扎好缎带,卡上小卡片,笑着递给小孙子。
在一边和碎布头玩成一团的曲奇听到了,动了动耳朵,抖抖身上的布片,跑到小男孩身边。
……
小男孩在这样的日子里长大。
奶奶在自家的花架边,在晃呀晃的阳光和藤椅里安详睡去,生了病的曲奇一周后被大伯接走。大伯问他愿不愿意和曲奇一起去城里生活,他沉默只摇头。
……
他去森林里捡李子,迷路了,就蹲下来抱着腿哭。林子里太安静了,风穿枝叶像是谁在窃窃私语。
“没家了呢。”
直到一只毛茸茸的小爪子拽了拽他的裤腿,“李子……可以给我吗。”
抬头,一团白毛球,一双红眼睛,一对长耳朵,两只前爪拽着他的裤腿,见他抬头,顺势搭在他的膝上,身体前倾,小声重复了一遍,“李子……”。
埋下头,哭得更大声了。
哭完了,兔子还在。它坐在后腿上,守着那堆李子。
“李子给你了。”他看了看这只兔子,守了那么久,是真的很想要的吧。然后抬腿要走。
“谢谢,天黑了,去我们家做客吧,当作是谢礼。”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团稍大的白毛球。
他答应了。一路上,听前面两只兔子背着李子蹦蹦跳跳说话,也不寂寞了。
树洞很大,他定下心来看四周。家具都是小号的,格局和普通人家无异。兔子模样大致看是一样的,但细节不同。兔子先生打扮绅士模样,兔子太太容易脸红,哥哥比弟弟高而胖。
晚饭餐桌上,吃的是普通的素食,贴心地多做了米饭。哥哥和弟弟争着说森林里的新鲜事,颇有几分姑婆妯娌聊天的架势。爸爸一边吃一边听,妈妈倒是积极参与儿子们的讨论,小男孩也在笑,只是插不上嘴。
兄弟对人们的生活感兴趣,也经常捡人们丢掉的东西来改装改小就能用。
饭后,妈妈端出热气腾腾的红茶,他主动请缨做甜品。
李子馅饼刚出炉,热度和香味都很好。客厅里挤了一个人类小孩儿和四只兔子,享受着李子馅饼配红茶。
当听到男孩说梦想是做裁缝的时候,兔子先生兴奋地跳起来,“这是很了不起的梦想,奶奶她一定很高兴,而且你还会做这么好吃的李子馅饼,‘梦想’是个好词儿。”说着,咬下一块李子馅饼,伸出手在茶几下面掏出一个大本子,刷刷地写着,然后举给男孩儿看,上面有很多很多的词语。
“我想把这些有魔力的词记下来,这就是我的梦想。”
温暖。Love。约定。云。音乐。六月。朋友。还有,梦想。
都是人间美丽至极的词汇,是一切美好的象征。
他们就像潺潺的河流,连接着被时空阻隔的人们。
“只有真正的魔力才做得到。”兔子先生脸都有点红,有点骄傲地摸了摸本子上的词语。
小男孩儿教会好学的兔子妈妈做李子馅饼后,就离开森林,他没有忘记下次再来喝茶的约定。
后面的故事发展都不用再去知道了,只应确定,都会有各自的故事继续,更好的,更光明的,略有曲折的。
但是,也不是不能再期待一下。
——有一天,有一个迷了路的小孩子又一次闯进森林,踩断一根枯树枝,两只白毛球兔子在眼前跳来跳去,嗓音像糯米一样或者是像苹果一样。
谁知道呢?
森林的深处,喜欢词语的兔子先生,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做一大堆松子饼的兔子太太,围绕红色领结展开争斗的两兄弟,和时不时来“打扰”的人类男孩。
盛夏的日光悄悄偏移,推出作为下午茶的李子馅饼和红茶。
门外有人的声音响起,“您好,打扰了。”
这也是我在最后想对这个故事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