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衣――《为尊严而战》(475)

      1926年3月12日,两艘日本军舰掩护奉系军舰开进天津大沽口,炮台守军制止,遭到日舰炮击,守军开炮还击。日本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班牙等国公使,向中国临时执政府提出抗议,并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撤去大沽口防御设施,否则,“决采取必要之手段”。同时,他们在大沽海面集结了20多艘军舰,对中国政府实行武力威胁。14日,北京30万群众举行国民反日大会,抗议日军炮击大沽口。

      17日,李大钊率领北京各学校、各群众团体的代表到国务院外交部请愿,要求临时执政府以强硬态度驳复最后通牒,把签署最后通牒的八国公使驱逐出北京。临时执政府用刺刀回答人民的要求,当场刺伤代表多人。

      18日,北京10多万学生、工人和市民群众以及200多个社会团体,在天安门举行了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会场上,高挂着请援受伤的代表的血衣,写着“段祺瑞铁蹄下之血衣”八个大字。李大钊号召大家:“同胞们,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让我们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热血,不分界限地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

      会后,组织了两千多人的请援团。请援团踏着昨天的血迹,再次冲向临时执政府。李大钊、陈乔年等同志组织队伍前进。李大钊高举一面大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