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因为国考,见到桑弘羊这个陌生的名字,想要一探究竟,进而发现两本好书。一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是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还没读,有种读完会觉得三观刷新的预感。两本书先读汉代部分。

钱穆在书中提到“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一项制度创立,当时的人们对于此项制度如何评价,感受如何。隔得时间久了,制度已经不存在时,后代人根据当前的环境来评述就是时代意见了。很明显,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评判历史,如同我现在不能去骂小学时的我不懂事一样。

皇帝这一庞大帝国的领袖,竟然是世袭的,为什么汉代我国的皇帝非得是世袭的?西方国小民少,可采取所谓“民主”方式选取领袖,而中国是个地域广人口众多的国家,又是个农业大国。且政府机构也只有皇帝世袭,官员也无法罔替。

汉代皇帝有“六尚”,唯有“尚书”管文书,而宰相则有“十三曹”。这十三曹掌握着全国上下大小事,所以宰相其实是真正领袖。三公中,御史大夫算副丞相,意味着在汉代,作了御史大夫才有可能做丞相。而太尉只管军事。

原来宰相也要管皇帝的家事,但国事在前,于是设置御史中丞,即御史大夫的副手去管皇宫里的事,御史中丞仍然隶属于宰相。

九卿中的太常管皇家祭祀的,算不上政府官;光禄勋是皇家看大门的;卫尉是皇宫的卫兵司令;太太仆是皇帝的司机;廷尉,掌法的;大鸿胪是管交际的;宗正是管皇帝家族的。这七官本是管家却也管国事。大司农管政府经济,全国赋税收入,国家公费;少府工商业的收入、海盐、山矿这些原来收入很少,充当皇室私用。且皇室不能用国家的钱,这样看来皇室还是挺可怜的,但相比于百姓,也着实富足。

汉代地方分为郡和县,郡管辖县,郡的长官叫太守,和九卿一样,都是两千石。九卿和郡守可以汇中央和放地方。

中央和地方之间,郡每年都要向中央上计簿。中央派到地方调查的叫刺史。刺史一般官小,归御史大夫管。

汉代世袭罔替制被推翻的情况下,汉武帝的时候有了太学。考试毕业分两科,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则为吏。汉代地方长官如太守和县令必须是中央派,但是郡县掾属必须是本地人,一般吏就是回到本乡充当掾属。

函带选举制度是谓乡举里选,有三种:无定期选的贤良。策问-对策;特殊选举,政府下诏征求,能人自荐;定期选举即选举孝廉。汉朝可以称之“读书人的政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买的画材,画风景宣布失败,于是就地取材,涂了一幅“午睡被扰图”。
    薇雨青芜阅读 3,935评论 0 14
  • 读了《匠人精神》后,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里面介绍的一些如何成为一名工匠的原则,对于我们现代的人来说是也是适用的,对...
    鹿鹿无畏阅读 3,529评论 0 48
  • 291028--魏鸿超 总结《2017年-2月-11日》 【连续3天总结】 A、今日目标完成状况 背诵人情四招复盘...
    a0001911cc5a阅读 1,924评论 1 0
  •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亲子日记第4天 早晨闹钟一直在响,小子竟然无动于衷,我在卧室听了好长时间,...
    维维_ad8a阅读 8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