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来说,是永远不嫌爱多一点、再多一点的。爸爸妈妈爱的表达,会让他更确定自己被爱着、被肯定着。
但很多家庭对表达爱这件事,还是很含蓄、很吝啬的。除了直白地和孩子说“我爱你”,又有什么更多、更好的方式,让这份情感能够源源不断地流淌、丰沛起来呢?
我在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
在给年糕买的书里,有一本绘本《宇宙掉了一颗牙》。故事里,一个爸爸带换牙期的孩子去看75年一遇的哈雷彗星。在旅途中,小男孩睡着了,梦到了哈雷彗星。彗星说自己是宇宙掉的一颗小乳牙,而每颗小乳牙都储存了很多美好的记忆。于是小男孩和爸爸约定,75年后再一起看哈雷彗星。
书的最后一页,是一张去看哈雷彗星的邀请卡,时间是2061年。
在这张邀请卡上,我填上了年糕的名字。我们约定,2061年要一起去看哈雷彗星。我们开始兴致勃勃地计算,到时候年糕多少岁了、爸爸多少岁了、妈妈多少岁了。年糕还说,他要开车带我们去看,车上还坐着他的小孩……
这样讨论了很久很久,甚至后来很多个晚上,我们还会延续这个话题继续讨论,每次谈论满满的都是关于未来的承诺和期许。在这种讨论中,我们自然而然地表达着我们对彼此的爱。
绘本《团圆》则让年糕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最初的理解。这个绘本讲述了一个关于在外打工的爸爸过年回家和孩子团圆的故事。故事里,那枚包在汤圆里的“好运硬币”的传递,则象征着爸爸和孩子之间爱的表达和传递。
陪年糕读完这本书之后,每次吃饺子的时候,他都会问今天有没有“好运硬币”;有的时候还会自己找一枚硬币,刷得很干净很亮,让我们放到饺子里。从年糕对待这个小小仪式的认真态度里,我看到了他对“家”的理解,以及他对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