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须连接起远古之夜,使死者如生——李少白老师镜头下的故宫

图片发自简书App

艺术史或许可以这样比喻:当你仰望夜空,发现繁星已聚如银河,但留在你记忆中的,只是霎时的光和瞬间的璀璨。就像艺术家最能被记住的,大概是他最出名的作品。假设此说法成立,对李少白来说,或许就是这张作品让人们记住了他那“看不见的故宫”。

一切艺术作品,不过是生活中一些最平常最飘忽隐晦的时刻,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能将它把握住的人眼前。把握住,靠的是想象力。想象力又从何而来?在李少白看来,只有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拍摄,才可能获得想象的灵魂。

黄昏逆光里,拍摄者凭借不羁的想象力,将疏朗的柳枝和庄重的故宫角楼的剪影,巧妙地用长焦镜头压在渐变的天空中。轻与重、动与静、暗黑与绚丽对比呼应——流逝的过去和始终进行的现在,纠缠融合在一起,以此使古与今达到一种“共时性”。在这种共时性中,“死者如生”的精神性张力被呈现,故宫作为“遗迹”和“积淀”,以形式化的“物质”保存。

时代之上,是时间。研究表明,时空并不是绝对的存在,它是表现量子系统中物质纠缠方式的一幅几何图形。这种永恒的纠缠,应该和艺术有关——艺术不正是从具体时空中人的纠缠出发,再进入过去的关系中与死者相纠缠吗?

关于贾科梅蒂和伊特鲁尼亚雕像的关系,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库宁表示:“它像是一个文明的作品而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让.热内在《贾科梅蒂的画室.热内论艺术》中写道:“我不太能理解艺术中所谓的创新。但我却认识到,所有的艺术作品若想达到最高境界,必须从创作它的时刻起穿越千年,连接起满是死者的远古之夜,这些死者将在这作品中认出自己。艺术作品不是留给一代代孩子,而是赠与数不胜数的死者的。他们赞赏或拒绝它。”这段话得到了天才的认可,他认为这是最好的艺术评论,这个天才就是毕加索。

的确,一切艺术都是从过去发展而来,未来也同样以过去为基,创新也是从过去萌芽而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何种过去以及谁之过去。

1955年,钱穆讲授中国文学史时,传统文化的地位并不高,他自言是“以死者心情来写死者”。在“新文学新生,旧文学已死”的悲凉中,他竭力呼唤中国文学史的诞生,为的是“使死者如生”,为新文学借鉴。在他看来,“如果传统文学死不复生,中国社会的现实人生也将死去最有价值的那部分”。这些论述,今天,依然让我们警醒。

分裂与变革,是社会和历史前进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激情。但很多艺术家却一直在贴近“死者”寻找激情,连接远古之夜,使“死者如生”。因为,在他们看来,时间是过去、现在与将来同时存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说,艺术史是什么,大概是,当你仰望星空时,发现银河如此绚烂,那么多来自遥远时空的星星洒落光芒。但,很多时候,我...
    每日爱图阅读 2,801评论 0 0
  • 01 -“你有房吗?有车吗?工作是什么?”“你多大了?能生孩子吗?会帮我照顾老人吗?”“你之前谈过几个?为什么分手...
    宛然新语阅读 3,335评论 0 3
  • (一) 早上我和弟弟一起去爬山,弟弟问我“我得过几年才能变成你这么大”我说需要15年,你才能长到...
    阿宝的育儿宝典阅读 747评论 0 0
  • 窗文/ 默默日子在此定格冰冻后装在心里一片很小的空间一个寂静的世界一扇黑白的窗窗棂上那枚钉挂着凝固的断章曾经沧海的...
    荔园默默阅读 2,118评论 8 17
  • 这就叫人外有人,最怕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谦逊。 “我觉得我挺好的,为什么面试学生会没通过?” “哪有什么必须具备相关...
    屿暖island阅读 5,2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