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無邪」是我對濮陽人的第一個印象。
秋天是玉米收成的季節,金黃色玉米在陽光下閃耀,與農民樸實的笑容結合。
你問他們:「玉米如何?」他們順手拿起手上玉米直說:「甜啊!好吃。」
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就和種出來的糧食一樣,單純無邪。
「輕醒哥對農民情有獨鍾?」濮陽哥問。
「鄭板橋曾寫:『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我也有同感。」
「鄭板橋曾在濮陽范縣當了五年縣令,愛民如子,治理黃河有方,深受百姓愛戴,因此在范縣設立了一座紀念館。」
「『難得糊塗』是他的名言,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當官者能有這樣的心量,真是難得。」輕醒哥看著碑文說。
「你說對濮陽人的印象是思無邪,我對輕醒哥的印象倒像是這『難得糊塗』四個字。」濮陽哥說。
「我可是真的糊塗啊!」輕醒哥大笑。
「濮陽人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孝順。」濮陽哥開車至另一城市。
「清豐縣!」輕醒哥看見路中央的地標。
「這是中國唯一以孝子之名來命名的縣,聽過『燒餅孝子』故事嗎?」
「沒聽過,莫非這位孝子以賣燒餅為生?」
「沒錯,隋朝此地有位孝子名叫張清豐,他的燒餅特別有名,但是每日的頭爐燒餅絕不外賣,而是拿去孝敬他娘親,十幾年如一日,因此後人稱他為燒餅孝子。」
「只是把頭爐燒餅獻給娘親,就稱為孝子?!」輕醒哥一臉疑惑。
「不只是如此!他的孝名傳至朝廷,屢次召他為官,他都因為要侍奉娘親而拒絕,最重要的是,他做到了孔子所謂的對父母和顏悅色、勞而不怨,這點最是難。」
「看來我回台灣也要開始賣燒餅。」輕醒哥開玩笑說。
「那倒不必,把張清豐的孝行故事分享給台灣朋友即可。」濮陽哥一臉認真。
「既然都談到人的美德,接下來,我們來談『信任』,濮陽出了一位能夠代表信任的人物。」
「莫非是孔子的弟子,子路?」
「子路雖死在魏國,也就是濮陽這裡,但他是魯國人。」
「那麼是誰?」
「衛鞅,也就是「徙木立信」的商鞅,他變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獲得廣大人民的信任,並主張法令是為人民謀取幸福的工具,法令的善與否,關係著利國與利民。」
「果然濮陽出好官啊!」
「好官倒是不一定,但濮陽出人才與君子,這點連孔子都贊同的。」
「正所謂地靈人傑吧!」
濮陽哥與輕醒哥兩人相視而笑。
「我們盡說這些君子、官員的,要不要談談濮陽的傳統技藝高手?我知道濮陽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
「哥果然是有備而來,沒錯,濮陽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經普查目前有4200項,國家保護級有8項,省級有39項…」濮陽哥又開始滔滔不絕。
「可以舉出最具特色的幾項嗎?否則三天三夜也看不完。」輕醒哥及時打斷。
「好吧!我帶你去拜訪一位蓪草藝術大師。」
「蓪草是什麼?」
「先別問,等見著了大師,再當面請教他。」
於是驅車前往濮陽的文藝中心,外觀不起眼的大樓裡,許多傳統藝術家進駐在此,為保留與發揚民間傳統藝術盡一份心力。
「這位就是蓪草浮雕藝術家,陳軍老師。」濮陽哥介紹一位和藹笑容的先生
「你好!我在1974年分發到貴州,學會了剖削蓪草成紙的技法,再結合中國傳統繪畫,開發出蓪草浮雕藝術,這也是我所命名的。」陳軍老師說。
「那蓪草到底是什麼?」輕醒哥問。
「蓪草是種中藥,功效為利尿、下乳汁等等。」
「既然是中藥,為何當初會拿來當作藝術浮雕的素材呢?」
「好問題,蓪草有防霉耐久的特性,因此作品可以保存較久,而且材料本身就有珍珠般的亮彩,很適合用來製作藝術浮雕,當成擺飾品。」
「原來如此,那麼蓪草長成什麼模樣?」
「就是這白色莖桿,中空,將它外圍慢慢削成薄片,成為蓪草紙,接下來切成所需要的形狀,依照心中的圖案來堆砌黏貼,就成為蓪草浮雕了。」
「好細膩的功夫,不簡單!」輕醒哥讚嘆不已。
「陳軍老師的書法功夫也很了得。」濮陽哥在一旁補充。
「這心經莫非是您寫的?好似印刷一樣!」
「練習書法是基本功,鍛鍊手指的穩定與靈活度,是所有中國藝術的根本。」
「就像是大樓的地基吧!」輕醒哥說。
任何的藝術與文創都離不開「人」,濮陽人除了「思無邪」外,在藝術方面的發展也充分顯露無邪的特質,無論談古論今,糊塗中的無邪正是濮陽最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