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天》观后感
第一次从小珍口中听到《七十七天》,随手上百度看了一些关于它的描述。无非是有关自由,勇敢,激情,探险的老套路。对于这些空中楼阁的无病呻吟,向来不甚感冒。
第二次从小珍日记中看到《七十七天》,是男主杨,一人在无人区,独自骑行,第一次感到了孤独。也许是这个孤独,也许是湖中独自骑行,脑海中不知为何总是浮现《深夜食堂》的那首主题曲。夜里上班的路上,想过很多画面,有想过死去了会如何,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次和小珍讨论旅行的愿望,某一个期许,想去到哪里之类话题,是我正在影院大厅等待《七十七天》的开场。脑海中一片空白。一点也没有旅行愿望,一点也没有去哪里的想法。也许是被孩子吵得心烦,更也许,我压根就不屑那种诗和远方。但是内心浮现年少时期待的两个有关工作和生活的画面,普通,小家子气,但在我内心却很温馨的画面。我知道自己的追求,同时却不理解别人的理想。
电影准点开场。开头果然是蓝天关于梦想关于闯荡关于激情的一系列演讲。大气磅礴的自然风景,仍旧让人看的昏昏欲睡。类似空中楼阁,华丽却不切实际,如泡沫幻影,随时都会破碎。看着杨和蓝天开始旅行后,一路走,一路挣扎,人前乐观,激情的蓝天终于在公路跌倒后,崩溃哭泣,嘶哑呐喊:我多想我是在做梦,醒来这一切都是假的。我还要装乐观给别人演讲,甚至连自己都信以为真。我嫉妒你面对命运不公的时候还能挣扎!这眼泪,那样的真实。《七十七天》终于不是一场无病呻吟了。杨并没回答蓝天的那个为什么要横穿羌塘的问题。
一路的孤独,被野狼追赶,遭遇飓风,干渴,洪水,饥饿。看见的都是男主杨对困难的不妥协,对前进步伐的坚定。洪水中,救了小狼的那种爱。饥饿到极致,一度让我对人性报以最恶意的猜测,杨却坚持了人性的善,拿棍子企图赶走小狼,硬忍着没有吃掉它。最后,在那片绝美的星空下,杨终于得着解脱。在梦的世界,等待他的蓝天,脱离了轮椅的桎梏,站起身,出门迎接他的回来。
这样的结局,出乎意外又情理之中。真实的生活,哪来的那么多happy ending。多少人像蓝天,面对着身体,家庭不可逆转的缺陷,在日日夜夜里痛苦挣扎,没有任何结果,却还要佯装坚强,每天笑脸相迎。又有多少人生,像杨的旅途一般,开局充满了大气磅礴激情澎湃的美景河山,中途充满各种危险困难,不是孤独绝望,孤立无援,便是各种豺狼虎豹,虎视眈眈,步履维艰,夜夜难眠。走着走着,男主杨说,再往前,就是无尽的沼泽,只有从昆仑山过才能走出这个无人区。但是那样横穿羌塘的计划就失败了,但那又如何,至少此刻,他只想平安走出这个无人区,然后好好生活。
我们也是这样在日复一日成人的生活中慢慢磨平了棱角,认识到活着的意义,正如夏花,一半朝阳,一半埋土。踏实活着,面对风吹日晒,霜打雨淋,璀璨盛开在艳阳天中。
一直很喜欢圣经里马太福音第七章25节到34节:所以我要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生命的意义没人想的明白,生活的艰辛各人有各人的章法。神创天地世人。自由和风雨并存。远方在脚下,诗意在心中。我依旧不知道自己想去哪,只想在心里种出一朵花,自在宁静,不惧冒险。终有凋谢一日,那天来临前,努力的努力的活着。活着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