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常看到有客户的孩子,因为多动症或可疑多动症而被延期或拒保。伙伴们也不太理解,不就是小孩子调皮坐不定嘛,咋就给直接拒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疾病。
2、先要说一句,儿童多动症是比较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其实多数孩子并没有确诊,只是医生觉得有点像而已。核保拒保,也不是因为已经认定孩子就是多动症。恰恰是因为不确定,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暂时延期。
3、多动症最早是在1902年,由英国医生乔治史提尔(George Still)首先报道的。如今,我国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约为5%,男女比例约为4:1至9:1,男孩占绝大多数。为啥会有那么多小朋友患这个病呢?目前医生也说不清楚,可能跟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都有些关系。
4、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过多动作,并且情绪容易冲动。这种症状在7成患儿的青春期后会逐步好转,但也有3成机会持续终身。如果持续到成人阶段,就会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患者自信不足、挫折沮丧、脾气暴躁,甚至发生忧郁症。更有甚者,还可能出现破坏行为、情绪障碍、反社会人格,违法犯罪的风险有所增加。
5、不过,诊断多动症不能太草率。小朋友究竟是异常的“多动”,还是正常的“好动”,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6、首先,两者在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方面不一样。多动症患儿是根本就没有兴趣爱好,无论什么情况,他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好动的孩子,如果做他喜欢的事,他是能够专心致志的,比如:打游戏。
7、其次,两者在行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方面不一样。多动症患儿的行为是冲动式的,表现得很杂乱,经常有始无终。而好动的孩子行为,通常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的。
8、第三,两者的自制能力不一样。多动症患儿,哪怕在非常严肃、陌生的环境中,都会表现出无法自控的行为——这在大人看来,就是所谓的"不识相"。而好动的孩子,在特定环境下,比如课堂、葬礼等,他是有自控力的,晓得厉害和分寸。
9、在诊断多动症时,医生会比较关注以下几点:1)是否起病于7岁以前,且症状至少持续六个月以上。2)是否有注意力障碍、活动过度和好冲动的表现。3)是否对学习和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10、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问卷,名为《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该问卷共有三个版本,按答题对象不同,分为“父母版”、“教师版”和“父母教师版”。父母版问卷共有48题,列举了多动症患儿可能出现的48种日常表现,比如:是否有咬指甲、吸手指、拉头发等小动作?是否对大人粗鲁无礼?是否有交友障碍?等等。针对每种表现,都有“无”、“偶尔”、“较多”和“很多”四个选项。家长如实回答,可帮助医生诊断。
11、多动症的治疗,因为涉及比较专业的内容,在此就不介绍了。预防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择偶时,要关注对方是否患有癫痫或精神疾患。2)适龄结婚,优生优育。3)孕期保持身心健康。4)尽可能顺产,避免产伤。5)尽可能为孩子营造和谐的环境,不要盲目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
12、最后,谈谈多动症的核保。一般来说,如果确诊或疑似多动症,寿险、重疾险和医疗险都是拒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