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独立思考,不要轻信盲从
在很多人眼里,专家往往代表着权威,代表着真理,专家说的话更容易让人笃信不疑。但不同的专家,面对相同问题的意见也不一定相同。如果在做决策时,完全相信专家的建议,而不做独立思考,结果未必如意。
前段时间去看望刚生了二胎的高中同学,她是北京一家知名医院的住院医师,说起来医院的知名主刀医生,她说谁手里没有几个冤魂啊?每年要做那么多手术,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个误诊或手术失误的,就是个概率问题,好的医生失误的概率已经很低了,但也很难做到100%不失误。走在马路上还有可能被车撞了呢,谁赶上了谁倒霉呗!所以在动手术前都会把病人的情况说的比较重。这事放在其他方面,专家也是人,专家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自己一定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要轻信盲从。
【2】突出重点,不要忽略细节
文中的案例让我感觉似曾相识,我们在参加会议或培训时,经常可以看到幻灯片上部分内容的字体被加大加粗并用特殊颜色醒目标示出来,往往会把注意力焦点放在这些被强调的重点上,而忽略了其他小字。别人突出的重点,未必是自己的重点。
前两年的一个下雪天,领导在等出租车时为了躲避自行车而急转身不小心扭了一下,然后感觉身体不适,她没有十分在意,继续坐车来单位。不一会功夫就疼痛难忍,动惮不得,猜想可能骨折了,出租车司机直接把她送到医院。她家人陪她在医院拍X光检查问题所在,结果把全身拍了个遍,也没找到原因。主任医师看了她的片子,指出她的若干问题。后来好几位专家研究她的片子,仔细观察,才发现是某一节肋骨上有个不易察觉的小裂缝。在某些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类似情况,某个小的技术纰漏或操作失误可能会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所以,在做重大决策时,一定要非常慎重,不只是关注重点,还不要忽视每一个小的细节。
【3】警惕乐观偏见,勇于接受逆耳忠言
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会产生一种 “乐观偏见”,只听自己想听的,主动屏蔽和自己想法相左的观点。“忠言逆耳利于行”,道理上几乎无人否认,却非人人能够头脑清醒,闻过则喜,闻善则拜。所以才有不少人通过“拍马屁”上位,历朝都有不少谏官落得悲剧下场。如果一国之君产生乐观偏见,不接受逆耳忠言,轻者是人财物损失,重者落得国破人亡。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做决策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危机意识,不要只听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而忽略了不利的声音。要站在理智的角度,站在较高层次思考良药与忠言的价值,要全盘考虑各方面因素,慎重决定。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良药不一定非要苦口,忠言不一定非要逆耳。既然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容易产生“乐观偏见”,那么提供信息者可以尝试转换沟通方法技巧,把忠言说得顺耳些,听者就不易反感,反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