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9语文课中朗读教学小结

       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朗读的要求——专注、指导


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对于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务必认真听,否则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心中无数,那就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


朗读的形式——恰当、有效


齐读:因为其简单已操作,且听觉效果好,这是很多老师最常用的一种朗读形式,其实也是最低效的一种朗读形式。原因不言而喻——认真的学生在认真地读,不认真的学生在装作认真地读。那么这种形式是不是应该摒弃呢?并不是,齐读用于表现气势,感染学生,还是有它的天然优势的。


指名读:主要应该用于抓重点词语或关键句的品析,虽然不热闹,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指名读后要有评价(包括学生评价、老师评价),如果读的效果不理想,还应该有再读。

自由读:主要用于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应该前有任务,后有反馈。

浏览:主要用于寻找关键信息,效率较高。

赛读:根据任务不同有不同作用,如比赛背诵。

表演朗读:主要用于体会文章情感,激发学生兴趣,我们最常用的分角色朗读就属于表演朗读,但表演朗读不止于此,还可以加入肢体动作进行表演等。

朗读的方法——灵活 多样

  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

  配乐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

      诵读,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整体概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准确、读清楚、句段分明,停顿恰当。著名大师朱熹曾说:“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可以设计将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扫清文字障碍。如生字读音、多音字、平翘舌音等,达到读通顺,边读边想,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有个总的印象。

           设疑自读  教给学生方法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圈点批划,进行阅读体验,对语言文字的实践训练。在这一步的教学中,由学生带着阅读提示边读边思考批划,并找出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工具书、查资料等自学方法解决,把自己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与大家共同解决。学生自读寻找问题,教师行间巡视,发现全班大多数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便在全班及时讲解纠正。


         感悟品读    教学时采用“读、解、析、评、读”的程序对重点句段理解,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进行合作式的语言表达训练,再通过全班的交流、品赏、分析词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领悟、理解。

     读句;解释关键词义;分析重点句子;评出词、句写的好在哪里,值得借鉴的地方和从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到什么;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组议读   从读到议,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出有价值的、能引起学生探究欲望的、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或老师根据教材提出有一定思维容量和价值的问题再通过学生读来找到答案或个性化的理解,然后交流评议。设计小组议读,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回归练读   学生通过议读、析读、品读,学到的只是部分,如同看到是树的枝叶,再通过全文的分析、综合地阅读,这时由整体概读中知道的“课文写了什么”?对全文又会有哪些新认识。在此还设计选择自己喜欢的或给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的环节,积累好词、佳句,为以后的说话、作文借鉴、灵活运用做储藏准备。

示范朗读   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朗读训练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范读的作用。

根据课文的不同情况,我把范读分为以下几种:

 1.范读全文。   

2.范读重点段落。

3.范读重点语句和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难句。

4.有些课文可让朗读技巧好的同学范读,但次数不易过多,读前给予提示,读后加以指导,以老师带学生,以学生促学生。

  朗读的过程——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影子 教什么:1.认识“影、前”等十一个生字和宝盖、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个字和斜钩一...
    牟芮冉阅读 1,213评论 0 0
  •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学段目标与内...
    进士及第阅读 30,452评论 0 19
  • 上个周末公司组织游黄山,去感受了下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然而没有爬过这么高的山峰的我显然是失策了。。周日拖着仅剩下的半...
    Louqt阅读 437评论 2 1
  • 最后更新:2015-11-26 16:50:34 ** 查看系统版本信息 ** 获取Centos版本信息 /cat...
    57fc17b7d598阅读 14,497评论 2 7
  • (队列)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操作,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与栈相反,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First...
    梁同桌阅读 1,2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