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园丁请小心
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生发”之季节,这样的季节什么都开始冒出来了,包括“疯狂的脑神经”,如何才能让这个季节少一点悲剧发生呢?通常的园丁早在冬季就修剪好了树枝,就是防着到了春天一发起来乱七八糟。那,错综复杂的“脑神经”要怎么修剪呢?
几天前,去给某校的辅导员们做了一次心理减压培训,当时我还觉得该校领导实在是太有远见卓识了,在这个靠近“咨询室”都生怕被别人定义为心理有问题的年代,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团队到学校专门给全校几十名辅导员做心理减压真的算超前了。但是最近翻翻新闻,突然意识到,这个活动应该定义为“及时“,而不是”超前“,现今的社会实在是太需要这样的心理减压了,特别是对“教师”这个人群。
“老师”这个行业近年来压力不亚于“医生”,老师每天要面对的是几十甚至几百个学生,一旦老师承受不了压力爆发起来,影响可就不得了了。
2018年的3月29日的新闻,对,就是两天前,腾讯新闻报道称武汉理工大自动化学院研三学生陶某,于3月26日早上7点半,坠楼身亡。报道中提到了可能与该事件有关的陶某导师王某,以及本科到研三,王某对陶某的种种言语。
姑且不说陶某的坠楼与王某有没有直接关系,单就王某与陶某聊天记录中,王某对待陶某的说话语气,命令式的态度,以及部分明显具有贬低性的人身攻击,能够令人窥见陶某从本科到研三这么多年,面对“恩师”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与性情影响。
巧的很,今天沙盘室的一名学员,也讲了一个二十几年前的故事,讲的也恰好就是老师言语之“恩”对她造成的无法弥补的创伤。
出生在北方的燕美,在聊到五年级开学前,班主任老师拉她到一旁对她单独说的一句话时,眼泪依然忍不住流了下来,虽然已经时隔二十几年了。
那是在燕美小学五年级开学前,那个暑假她跟随家人从北方的家里来到南方某城市旅游,到了开学时间就乖乖的回学校上学了,谁知道一开学班主任就把她拉到一边,跟她说“我要给你小鞋穿,因为你去旅游没有给我买礼物“,那个时候的燕美才十岁出头,哪里懂得买什么礼物。不过,从那以后,这一位老师就真的一直找她的麻烦,说她字写得不好看,嫌弃她这个嫌弃她那个,连人格都贬低,导致她整个五年级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感觉,直到上六年级,这个老师不教她们了,她才松了一口气。
可是,五年级那一年,那个班主任老师的那句话,还有后来的态度,一直到现在40几岁的时候,每每说起来心还是会隐隐的痛,还是会让她泪流满面。
若不是听到当事人的诉说,我还真的不敢相信一名为人师表的老师会亲口说出“我要给你小鞋穿”,而且还真的兑现了自己的话。
之前遇到一位校长,聊起来关于老师的心理问题,那位校长直接说“如果一名班主任心理上、情绪上有问题,带了三年后,这个班平均80%以上的学生也会出现心理上、情绪上的问题”。
现在想来,这名校长的话一点都不夸张,榜样的力量是很可怕的,何况是这些教育未来希望的园丁。
之前常常听好友抱怨其儿子的老师,说老师怎么怎么不好。昨天她又一次找我吐槽。她说,儿子学校每天早上规定8点上学,老师自己又定了个班规,把上学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要求孩子们7点30分必须到学校。孩子们只要一迟到,老师就会让他们站在门口给他们拍照,然后再发到家长群,说谁谁谁今天又迟到。这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老师自己每天都要拖堂,不准时下课。
我原本一直跟好友说,这名老师真的是不错的老师,一直想争取多点时间给孩子学习,自己还不收加班费给孩子们加班加点的补课,多难得。可是转念一想,也确实难怪孩子们没有时间观念,在老师的概念中“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所以老师紧张孩子学习,希望孩子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可是孩子紧张什么呢?孩子们紧张玩、紧张放松,他们觉得把时间都放在玩上跟放在学习上一样重要。所以他们也从老师那里沿袭来了,尽量不要浪费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所以在他们幼小的心目中,如果按照老师要求的时间准时上学是没有错的,那按照规定时间准时下课,按照自己制定时间准时去球场打球,是不是也应该是没有错的?
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真的是不用赘述,而教师所受的压力也是我们普通人无法体会的,试想,你教一个孩子已经累得半死孩子还未必能够教育得好,一名老师每天要面对几十上百的学生,要带好一个班级,你知道要费尽她多少心力吗?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很多老师巨大压力的来源,一边是高升学率、好成绩的要求,一边是形形色色的孩子的奇奇怪怪的行为,如果稍有不慎还要面对一众家长的“面质“,老师真的是不容易。
如果每一个学校的领导都可以定期的为学校的老师们举办一些心理减压的活动,那收益的不止是老师们,更是千千万万的学生和家庭。
回到开篇的问题,错综复杂的脑神经究竟要怎么修建呀?来做个沙盘吧,再错综复杂的脑神经,也可以梳理成柳条一样有条理的轻盈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