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你对自己的人生满意吗?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吗?
问题的答案涉及到一个问题——自我价值认同。这几天读完了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小说写得很流畅,看完却很压抑,二女儿的死,关乎种族歧视、有父母的帮凶、哥哥的冷漠,可是最终却是她自我的迷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一味地因为怕失去妈妈,让妈妈牵着鼻子走,不敢反抗、不敢思考、更不敢追求真正的自我。现实中的我们,也大多是身不由己的,调查显示,在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中,有超过80%的人工作是不对口的,也就是说,即使你学的是你喜欢的专业,也有可能一辈子从事着不对口的工作。
除去上面的现实原因,我们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就被过多地涂上了别人的颜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国的父母是典型的让子女完成自己未实现的梦想代表。“兴趣是培养出来的”,一句话就可以搪塞所有的质疑。我们确实是为孩子好,却没有先问问孩子愿不愿意。没有孩子之前,我是最忠实的纯自然教育支持者,认为一切阻止孩子游戏、玩乐的培训班都是罪恶的,不可饶恕的;可是,有了孩子之后,我又变成了典型的中国妈妈,为了孩子们该学点什么特长而焦躁。我也想让孩子痛痛快快、无忧无虑的度过童年,可是在这个越来越多元化、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没有才艺、没有特长,一味平庸,或者只是个学习好的书呆子,生活该是多么的没有乐趣,就像现在的自己。懊恼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学过任何特长,到现在不管是集体活动还是朋友聚会,都拼命往后缩,生怕别人点到自己表演。我至今还记得刚上大学的那次晚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让我报了一个独唱的节目,在这之前,我从没进过KTV,更不知道伴奏是什么,在那么多人面前出糗,结果可想而知。也是从那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哗众取宠。军训期间的那些所谓的唱歌表演,在别人眼中看来是多么的可笑,我开始完全地收敛自己,蜷缩起来舔舐那些别人看不到的伤口,一直到毕业都没有勇气参加任何活动。
我现在让孩子去学跳舞,学特长,也是让他们来实现我的梦想?我不否认有这个因素的存在,可是我更愿意,在我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让我的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可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技多不压身,现在的付出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得到回报。
父母的期许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如何把好事办好,需要把握一个度,我认为,最起码的一个原则是你能观察或者感受到孩子是不是开始厌恶这件事情。如果他出现了强烈的抵触情绪,那就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起到了一个坏的作用,就要立马停止了。我们要做的是在不打扰他们成长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领域,慢慢去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在爱的世界里,懂和理解比爱更重要。
最根本的是自己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人说,辞职在家做全职太太是一个最难的决定。做全职太太,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事业,每天面对孩子,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还有可能面对来自配偶和他人的冷嘲热讽。一个人能不能做全职太太,不是取决于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更多的是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首先,是这个人的自我价值认同。她不认为自己在家整天做的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为了孩子牺牲自己,不以孩子的名义标榜自己,而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不出去工作,可以给全家每一个人包括自己都换来一个更有档次的生活。她得付出于家庭又脱离家庭,除了烟火气缭绕,还有自己的诗和远方,不会成为一个满腹牢骚的黄脸婆。其次,要有一个懂得理解付出的老公。全职太太不是全家的老妈子,不要认为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管理家庭琐事是轻松的。世界上没有哪份工作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无休的,除了妈妈。妈妈们的付出,需要的是理解和分担。“丧偶式婚姻”越来越多的出现,把每个女人都逼成了汉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已经不是一种赞誉,而是一种无奈。
想要活得洒脱一些,却成了一个伪文艺女青年,真满腹怨气的怨妇。
庆幸我还有小小的梦想,在这一方小天地,写出这些文字,坚持下去吧,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