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幸福

曾对印度的一支片子《Share The Load》记忆尤深,大意是:一位父亲偶然到访女儿的家中,发现女儿一下班回家就开始忙着做晚饭,打扫房子,照顾宝宝,与其同时还要处理一些工作电话。而她的丈夫,截然相反,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用笔记本电脑看视频。父亲突然意识到,女儿从小在家感受到的就是男权主义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母亲承担着所有的家务活,长大后,她也理所当然的成为贤妻良母,承担全部繁重的家务。父亲为从来没在家务中帮过忙而向女儿道歉,也为女儿丈夫的不作为和理所当然感到抱歉。最后,父女因相互理解而相拥。

我们今天探讨的重点不是《Share The Load》所反映的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文化,而是“女儿,也是妈妈,一下班回家就开始各种忙碌,而她的丈夫却悠闲至极”这种现象。似乎妈妈们永远是最忙的,在厨房、在客厅……一直忙碌在时间的纵轴上,在生活的横轴上,而妈妈们却几乎全无怨言。为什么?

日本学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拥有共同体感觉的良方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做到这三点,你便会发现世界是简单的,人生是简单的,即“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

我在读《被讨厌的勇气》的时候,忽然想到了那个“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又去看了一遍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追踪哈桑的生命历程,根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发现哈桑是不幸的,但也是可以随时获得幸福的一个人。

哈桑档案

原生家庭:属于在阿富汗地位特别低的哈扎拉人,刚出生,声名狼藉的母亲便跟一群江湖艺人跑了,父亲残疾。真实身份是阿米尔爸爸的私生子。

外貌缺陷:天生兔唇,后被阿米尔爸爸请大夫修补好。

终身职业:毫无社会地位的仆人。

唯一朋友:富家少爷阿米尔,但阿米尔从未把他当作真正的朋友。

痛苦经历:①童年时被阿塞夫侮辱,而阿米尔却袖手旁观;②被阿米尔陷害说他偷了他13岁的生日礼物而被逼走;③1998年,为守候阿米尔家的豪宅反抗,导致他与其妻子一起被击毙。

自我接纳认为这个容器是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的,那就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比如,考试59分咋整?自暴自弃、各种借口还是阿Q附身?“自我接纳”就是在承认并诚实接受自己只有59分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

他者信赖是无条件地相信别人(这个别人并非人人皆可,特指你想要搞好关系的人,如无此意,剪断关系即可),即使遭遇背叛仍继续相信。

他者贡献即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并强调并不是舍弃而为他人效劳,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哈桑是不幸的,因为哈桑这个容器无法丢弃和更换的东西太多太重;但他又是幸福的,他一直在利用他被给予的那微乎其微的东西,一直在给予阿米尔撼天动地的信赖,一直在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

哈桑从未对其职业有过质疑和不满,认为服务阿米尔一家是天经地义,要知道“生而为人却不平等”是会激起无数愤怒嫉妒恨的。

哈桑一直无条件信赖阿米尔,明知阿米尔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他被阿塞夫等侮辱,哈桑仍然毫无怨言,甚至被阿米尔诬陷还逼走了他,哈桑都在默默的承受。

哈桑的一生自始至终都以阿米尔为中心,时时刻刻为阿米尔着想。让阿米尔开心、替阿米尔实现愿望、痛阿米尔之所痛,乐阿米尔之所乐。尽管被欺凌、被背叛,他都义无反顾。而当阿米尔家的别墅需要他时,他又毅然选择守护,最后搭上了自己的生命。

在哈桑眼中,他的世界多么简单,而他又实实在在做到了“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故他“可以随时获得幸福”。我也相信他在终其一生为阿米尔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他”的价值。

那么,回到了我们文首关于“妈妈们”的那个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妈妈们愿意为子女、为家庭,千千万万遍妈妈们已经找到了家庭人际关系的共同体感觉所以她们认为不求回报、毫无怨言地奉献理所当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