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 一本书房
这是一本被作者定位于“消遣小说”的作品。那么,阅读的过程就会远比获得怎样的启发重要。《一个被出卖的杀手》,作者是获得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格雷厄姆·格林。他的代表作品有《恋情的终结》,被认为最受公认的代表作之一,与那部以第一人称讲述的,充满着爱欲与纠结的作品不同,今天的这部作品,很少涉及到主人公的内心戏,却同样会处处引发读者联想到爱的意义。
抓人的开头
在读过大师的几部作品后,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看似不经意,却能迅速拉人入戏的开头。通常来讲,花费多少篇幅将读者带入设定好的场景,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败。这点,格林大师是我读过的最自然,最迅速的作者。
本来,我个人对于杀手的题材并不是很感冒,总认为:不管因为什么,杀人就是没有人性的错误。即使有天大的冤屈、无法说清的误解,用暴力的手段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实在是非人性的机器行为。何况杀手是受雇于人,与对方没有任何交集的情况下,怎么可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按下扳机,完成任务呢?
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阅读《一个被出卖的杀手》,没出一个章节,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了进去,跟着主人公莱文行走天涯。
怎么会这样?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大师高超的手法看似随意,实则用心不浅。他熟练地将一些熟识的场景、细节放在开头,并悄悄埋下伏笔。例如这本书中的“豁嘴”“煮鸡蛋”“绿宝石戒指”等。既让读者瞬间对作品产生亲切的好感,同时为后续故事的发展留下线索。
活下去的理由
刚刚说到了我对“杀手”的偏见,认为这种人是机器一样的生物,没有感情,没有人性。能轻易地剥夺任何一个陌生人生存的权利。然而,在这部作品里,我发现自己的想法未免有些偏颇。
任何一种性格和行为,都不是单独一方能决定的。它取决于外界的刺激和自我的认知。
莱文从小因为身体缺陷和生活窘迫,长期生活在别人的厌弃、嘲笑和不懈中。最终成为“一个怀着满腔怨气、乖戾、狠毒的身影”。当外界给予负面反馈,而自己又无力抵抗时,大概这就是生存下去的最好选择。因此,作为杀手,莱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活下去。而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此生不能再有任何信任。如机器一般地冷血,是杀手的必备素质。
因此,当他再次信任一个人时,也就失去了生命。
精妙的心理刻画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发生在刚刚结束暗杀的圣诞夜里。当全世界沉浸在“铃儿响叮当”的温馨中时:
“他(莱文)像《白雪皇后》里的小男孩凯,走到哪儿心里都带着冰块。”
这里说的不是迪士尼的那部改编后的《白雪皇后》,而是安徒生大师笔下的,被冰皇后诅咒后的男孩凯,最终在心爱的女孩眼前,回到了冰皇后的宫殿(此处强烈推荐阅读原文)。简单的一句,将莱文那被扭曲的人性,紧紧上锁的心灵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1936年,一战的千疮百孔留在了欧洲广袤的大陆上。战后的各种修复与没有停息的小纷争,让每一个人被朝不保夕的恐惧紧紧包裹着。这时,格林大师的笔下出现了一个“从小被人们一滴一滴地喂毒汁”的另类杀手。因而被评论为:
“他悲观厌世到极点,却又最关注灵魂的挣扎和救赎”
也许,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也只能理解到这个层次。把它作为一部“消遣小说”,刚刚好。
涉读书籍
作者: [英] 格雷厄姆·格林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关注一本书房
一同分享好物
添加“小书童”
进群备注
“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