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是什么样的?
不同的书籍,信仰都有着不同的记载。但是不管哪一个都会告诉你地狱很恐怖,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努力不去下地狱。
可不小心下了地狱又怎么办?可如果一生都只是魔鬼的一个玩笑又怎么办?
《地狱派对》这本书就用极为荒诞而又充满讽刺的方式,讲了这么个故事。和通常带有劝导意味的作品不同,《地狱派对》完全是一部肆无忌惮用魔幻来讽刺现实的小说。毕竟这充满魔性的书,是由《搏击俱乐部》的作者恰克·帕拉尼克所写。之前曾介绍过他的《肠子》,那是本极为重口味又充满了人性之恶的作品。
这本书也是如此,但这里的恶不同于《肠子》中那些由欲望产生的恶,这里的恶是来自于那些看起来很自然的规律。换句话说,《地狱派对》正是用戏谑的手法在挑战传统观念。
不尊敬神的人要下地狱,自杀要下地狱,抽烟扔烟头超过多少次要下地狱,骂脏话超过多少字要下地狱。不管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好人,不管他们生前是否善良,只要做了这些事情,都要下地狱,遭受痛苦。
选择被放逐,就是被囚禁在脏兮兮的牢房中,忍受恶魔时不时的吞噬和四分五裂的被撕成碎片,然后身体一点点的愈合再重复这一切。选择工作,就是用器具折磨自己做色情直播,或者是没完没了的给人打电话做市场调查。
地狱的生活是无止尽的,没人知道会困在这里多久,几百年又或是几千年。只因为一点点小错误,就要同那些真正的恶魔一起折磨。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总有些别的东西让人不那么绝望。可以被称为友谊,也可以称为即使下了地狱也没有泯灭的人性。
《肠子》中充满了尔虞我诈,自相残杀,虽然描写的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但是那里更像是地狱,每个人更像是恶魔。《地狱派对》虽然主角们身在地狱,但他们却有着纯真善良的心,好奇的结伴游山玩水,宛如一群普通的学生那样充满了青春与希望。
虽然他们无法离开地狱,虽然他们游览的景色是昆虫海,废弃精子湖,碎指甲山等等,还有那些真正,可以一口将他们吃掉的恶魔在游荡。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欢声笑语的在一起,仿佛过去的悲伤都不存在。
毕竟他们的死因大多充满了诙谐的黑色幽默。女主麦迪死于一圈未开封的凯蒂猫避孕套,她所倾心的养子哥哥用它勒死了自己。朋克少年死于自己脸上的一枚曲别针,在他戴着曲别针的时候正好打了个雷,把他劈死了。
她们死的莫名其妙,而她们活着的时候也是莫名其妙。麦迪正是如此,作为大明星的女儿,有着数之不尽的财富,却内心空虚到夜里去雪地里裸奔,最后手被黏在栏杆上。她的父母表面上是热爱公益和自然的模范公民,其实却热爱着所有堕落的事情,纵情声色又叛逆。
在生命结束后,麦迪才开始反省自己短暂的人生,并接受身在地狱的现实。她渐渐适应了地狱的生活,也对父母的教诲有些了解,甚至于用咸湿的方式取悦女巨人。很快,麦迪爱上了地狱,在这里她有朋友,有工作,有自己的价值。
她不断的通过电话和那些濒死的人聊天,劝她们早点死,这样就可以解脱现实中的痛苦,来到幸福的地狱。麦迪觉得地狱有意思极了,在这里她所感受到的都是活着时所没有的快乐。
没有父母再把她当作玩偶,没有同学对她恶意嘲笑,她开始拥有真正的朋友,开始寻找到了存在的意义。虽然身在地狱,但这里却胜过了残酷的人间。
对于麦迪其它的伙伴们也是如此,这里没有争斗,没有贫穷,没有互相算计。因为不会有比地狱更坏的地方,就不用再去担心什么。
地狱,成为了这些在人间过的很痛苦之人的天堂。
可是该下地狱之人一定会下地狱,地狱中并不是只有那些不小心多吐了几口痰的倒霉人,还有披着人皮的恶魔。比如麦迪的养子哥哥正是如此,他冷酷无情又充满妒忌。当麦迪知道自己的真正死因是被他杀死后,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于是麦迪选择了自我放逐,自暴自弃。朋克少年将她解救出来,带她开始了另一条路,那就是打败地狱中那些犯下过大罪行的恶人,夺取他们的跟随者。于是麦迪一路高歌,半个地域的人都是她的信徒。
这个时候,她才真正像个该下地狱的人。
但麦迪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撒旦的玩笑,他写好的剧本,看着麦迪一步步落入深渊。更让麦迪无法接受的是,测试结果显示她应该去的是天堂而不是地狱。她的人生就是既定的笑话,死后也是如此。
其实整本《地狱派对》都可以被视为笑话,在完全不正经的戏谑中包含着极为严肃的内核。对于宗教礼数的批判,对于人间地狱的反讽,还有对于人生无意义的讽刺。
这个感觉有点像《银河系漫游指南》,都是在极度的胡言乱语中讨论着严肃的哲学问题。虽然《地狱派对》还没有做到如此深奥,也无法达到那个高度,但是也已经足够的优秀。
不像恰克·帕拉尼克之前作品那么纠结于人性中的罪,而是以轻松地方式讽刺着现实。总体而言《地狱派对》还是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