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期二班+邱睿+第二周第四次作业

【第二周作业4】

【主题】:时间管理·批量处理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单核工作法图解》 P.79

【R:阅读原文】

批量处理

匆忙症(pre-crastination)是一种强迫倾向,看见小任务就想马上开始做,长此以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而更让人身心交瘁。有人会拿这种办法来对付拖延症,但匆忙症更像是拖延症的一种变形。

假设你站在A点,要拎起两个桶中的任何一个放到B点,你会选择接近A点的桶还是接近B点的桶呢?多数人会选择离自己较近的桶,即使拎着桶走到B的距离要更长。

这类似于一大早就在回复短邮件,到下午还忙着那些七零八碎的任务。一天到晚小任务做得再多,也顶不了一个最重要的任务。这样做的短期效果是苦劳大过功劳,长期效果是连苦劳都落不着。

赢得小胜的感觉很棒,势如破竹的感觉很棒。大脑想要完成已经开始的任务。阅读一封邮件只是把任务开了个头,还得写回复才算完成。匆忙症背后最大的动机是强迫自己逃避大任务,不管大任务多么重要。

与其每次收到账单就去付款,不如把账单收为一叠,统一安排一个每周付款时间。把类似的任务放在一起批量处理,可以节省启动时间。要战胜拖延症,最好是把重要的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来做,而不是用匆忙症来逃避重点。

【作业】

【Step1:撰写草稿】

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如下任务:

1. 【做】请在原文中划出本段的重点句和重点词,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2. 【想】(提炼What、How)请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给出了一个怎样的方法,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具体的步骤是怎样的。

3. 【想】(提炼Why、Where)根据上述内容,思考作者认为这一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的理由及该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可能的场景。

4. 【做】请将上述两步的思考结果整理成本片段的I。

5. 【做】根据你写的I撰写本片段的A1和A2。

【Step2:自测修改】

请参考以下注意事项,检查并修改自己写完的I,将修改后的版本保存成作业提交。

□ I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没有大段的摘抄,逻辑清晰,文字精当。

□ I是否包含了明确方法的具体步骤。

□ I是否包含了R里全部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意思,是否对原文相关的知识解读准确。

□ A1的故事总结和A2的具体计划,是否属于片段要解决的问题。

□ A1的故事总结、A2的具体计划,是否与I里提炼的方法步骤一致。

【注:Step1与Step2只是思路过程,不是格式要求,在草稿中进行即可。最终提交加工后完整的 I、A1、A2。】

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相同或类似模式的任务可以一起处理

1、选择分类标准

2、积累任务

3、寻找一个归类方法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收集教学资料时,难免会有各种类型的题目、试卷、教案,不同的省、市,不同学校,有的时候几百份资料放在一起,密密麻麻的看着就头大

反思:一份一份的处理,耗时费力,效率太低了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整理教学资料

行动:

1、以省为分类标准,例如:四川省、湖北省……

2、先把资料积累但100份

3、方法:在文件搜索栏中,输入相应省份的名字,把弹出的文件放入相应的文件夹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