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可以看作决定论经济——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决定供需调节,而计划经济可以看作自由意志经济——由人的主观计划来调节供需。那么决定论经济的主角——市场,它跟自由意志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市场是一个统计概念,由无数个体的需求和供给形成一个统计规律,这个统计规律被称之为“市场规律”。
复杂性科学开创者之一约翰·霍兰德,把个体的无序状态到群体的智能表现定义为“涌现”,“涌现”指一个系统中个体间预设的简单互动行为所造就的无法预知的复杂样态的现象。比如智力低下的蚂蚁个体,却能表现为群体蚂蚁的“集体智慧”——它们能高效地合作分工、寻找食物、对抗敌人、绕过危险等等,都可以视为“涌现”现象。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是涌现的体现,亚当斯密《国富论》奠定了市场规律的地位,可以视为人类经济社会的“涌现”智慧的显形。换句话说,个体性的需求和供给的“自由意志”是混沌的,必须通过“涌现”理论而升维,上升到“市场规律”的维度来描述。
决定论经济看似是决定论,但实际上是建立在个体的自由意志之上的。决定论在群体维度,而自由意志在个体维度,决定论和自由意志之间形成错维的转化。
而假如个体维度上的自由意志,上升到群体维度上仍旧停留在自由意志——精英们制订的计划,就称之为计划经济。即用精英们的经济计划,来替代“涌现”的复杂智慧。那么自由意志经济,本质上又是精英决定论,自由意志就是决定论。于是在计划经济社会里,人们做任何投资决策,取决于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就是风向标,假如人们看不懂或预测不了国家经济政策的突变,就做不好生意。
有人说,精英们借助于市场数据和学术智库来计划决策,所以精英们的自由意志也取决于客观数据,也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
好吧,自由意志再一次转化为决定论,只不过,这样的转化逻辑,普通老百姓不一定能跟得上节奏,否则普通老百姓就能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猜测出政策的决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