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篇介绍了微习惯的原理及一些心理准备。
大脑工作原理:快速本能习惯性行动和理性思考满行动,对应大脑的基神经节和前额叶皮层的不同工作特点。利用前额叶皮层的理性思考主动行动,并持之以恒,代替以前坏习惯,形成新习惯,最后由基底神经节接替前额叶皮层的工作,变成一种自然的习惯性行为。
习惯的养成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每天完成计划,另一个是坚持时间。这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对于意志力的消耗是很快的。对于意志力薄弱的人,就会造成意志力过早的消耗殆尽,最终导致放弃。而微习惯,则避免两线作战。它把每天需要完成计划难度降到最低,这样就需要很少的意志力,甚至不需要消耗意志力在这方面了。我们就可以把有限的意志力都用在坚持这方面。由于没有没有了完成的难度,坚持也变得容易起来,整体的意志力消耗都变小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机会执行很长时间,更有利于微习惯的养成。
微习惯策略:微习惯重点就在于一个“微”。把每天的计划量和难度降到最小,甚至小到别人听了觉得有些可笑。可以是每天2个俯卧撑、读几页书。这样做可以,我们才能把这件事一直持续做下去,最终养成习惯。通过时间的积累,带给我们回报。偶尔的缺失,不代表失败,不要被这种错误的挫败感裹挟。接下来继续执行计划就行了。
微习惯的几个步奏
第一步:制定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
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可以是多个计划;也可以是单个计划;也可是是周弹性计划(比如我们的007写作)。制定计划是一定切合实际,计划要足够小。甚至这个计划可以小到令人发笑的地步。
第二步: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我们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把环境对给我们的期待,当做我们自己的真是渴望。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结合我们的真实渴望,才能更好满足我们的内心。避免在行动时,遭遇我们内心的抵触。比如写作是我的内心真实渴望,即使全世界都反对,我还是愿意做。
第三步:把微习惯纳入自己日程,做好时间安排。
微习惯占用时间和精力很少,日常有日程计划的,只需要微调日程,就可把微习惯纳入日常日程。如果平时没有严格的日程,那刚好可以从微习惯开始,建立自己的日程习惯。
第四步:做好日常记录和追踪完成情况。
利用各种工具,做好日常打卡工作,记录每天的完成情况,最好能写下每日的完成感受。
第五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各种奖励提升成就感。
定期回顾打卡记录,当看到自己已经坚持的天数不断增长,会生出很强的成就感,对激励自己坚持的更久。还可以仔细体会一下做的事情本身的进展。例如俯卧撑轻松完成的数量增加,对于一项技能掌握的更熟练了等。这些都会增强我们的成就感。成就感是最好的回报。
第六步:每天的计划从微量开始,超量完成;
微习惯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习惯,完成量一定要小。这样才不能不消耗有限的意志力资源。而超量完成后,能带来成就感,反而增强了意志力。
第七步:按计划完成,摆脱高期望值;
当多次超量完成 任务后,我们会出现盲目自大现象。对自己有了一个更高的期望值,会把基础的任务量增加。这就会给大脑带来负担和压力,违背了微习惯的策略,背弃了微习惯的优势,回到了以前的那种习惯养成方法。这是微习惯养成中的是个大忌。
第八步:注意留意习惯养成标志;
微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些标志的。这些信号有:在每天的执行时,感觉做起来很容易,没有反感情绪,不做反而有一些难受;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感觉自己每天都看书。不再担忧有没有漏掉一天,即使偶尔有漏掉一两天的,不影响接下来执行。
微习惯执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满意自己每一步进步,但不要盲目自大,自欺欺人。
经常回顾,有效提升成就感,这是最好的回报机制。
经常提醒自己这事很容易,从心里给自己暗示,避免了意志力损耗。
用多余经历超量完成任务,而避免更大的目标。
遇到强烈抵触情绪,减低目标难度或任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