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我还该怎么好好玩耍?

组织过同学聚会的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一个人满怀期待地做好所有准备,通知好同学,在群里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投票,然后去踩点,选好地址,精心设计好活动……于是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零零星星来到了场地,等着无聊。忽然,有人提议“开黑吗?”

那一刹那,你明白一切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同学聚会非常自然地成为了开黑大会。当然,每次结束的时候大家也都会为白费一天的时光而懊恼不已,一直认为本该别开生面的同学聚会全部都被给毁了。并且商定下次见面一定忍住不能再这样。

不过就算来多少次,也都逃不过这样的轮回。几个同学见面,聊几句话觉得没意思,于是决定“找点意思”,而一起开黑似乎就是最便捷的解决方案,于是也很自然地成为了第一选择。一次次的同学聚会似乎成为了一次又一次“满怀期待——无聊失望——开黑——懊悔——期待下一次”这样的循环,但很少有人能够跳出来。

现代社会为娱乐提供了无数的解决方案,可是真正带来的似乎只是更多的空虚无聊。了小时候的生日聚会,却似乎是另一番情景。小时候的生日聚会,总是喜欢把一群人叫到家里,那个时候,电脑是绝对的稀缺资源,大家基本上就是围着电脑看,并且对于“电脑使用权”进行一番争抢——毕竟那是娱乐的最简单解决方案。然而,一段时间之后这种争抢一般也会停止,因为电脑基本上会被几个人霸占。然后,大家就都陷入了一个困境——玩什么?这一种困境与同学聚会刚开始时候的困境是非常相似的,唯一的不同是,在小时候这样的困境似乎是无解的,并没有一个什么公司来为小学生生日聚会这样的场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于是逃离这种无聊只有一个方式——自己想。

的确,在那个时候大家的创造力都迸发出来了。那时候,既然家里有一个花园,那么就拿着铲子桶过去挖洞。既然储藏室有无数的柜子,那么就来一次捉迷藏……我们每次都能发明出新的玩法,对此兴奋不已,感觉一天都很有收获,并约好以后都这么玩。奇怪的是,下一次我们希望通过重复上次发明的玩法来重复这种快乐的时候,这种玩法并不生效了。于是,我们又得重新创造新的玩法。

其实大家都不由自主地遵循了这样一个原理——真正的娱乐,是一种创造,是一种面临一种叫做“无聊”的困境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将其解决的智力活动。可以想见,真正的娱乐,必然不会是一个多么“轻松”的过程。于是,娱乐与休闲之间,就出现了一道明显的分界线。大部分失败的娱乐,都是弄混了娱乐与休闲,妄图不费力气来获得快乐。

不费力气地获得快乐曾经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如今快乐似乎就是那么触手可及——已经有人打包提供好了全套的解决方案,不论是游戏,电影,逛街……第一次,似乎还会有些新鲜感,第二次就觉得已经有些无趣,第三次第四次……

或许,这是因为娱乐的本质就决定了依托外界的娱乐是不可靠的,想要获得快乐,就得有新的刺激,而想要有新的刺激又必须得有新的,至少是不一样的东西。一切娱乐方式都会是短寿的,因为一旦它被证明有效,就会很快变得流行,被熟知,然后变得寻常,自然也就无效了。

于是,想要获得持续的快乐,就必须得不断有新的东西,依靠外界来获得新的东西又一定是不稳定的,那么,娱乐,或者说玩耍,的真正方法只有一个——自己去创造。

长大了,还该怎么获得快乐?我觉得倒还真不用怀念过去——毕竟回忆都是被过滤过的——我们实际上真的是有更多的资源,更加精彩的世界,更加先进的工具。是否能从玩耍中获得快乐,关键得看自己是否愿意为之付出,愿意自己消耗体力脑力去创造,愿意去克服重重的困难。

创造困难,然后自己解决。这就是玩耍的真谛,快乐大概也就在这里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12,959评论 4 26
  • 「读书无用论」大概是说两点,一个是少年时候辛辛苦苦读书,最后进入社会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 还有一...
    核心自我阅读 2,854评论 0 1
  • 现在的房价不断的飞升,想要买套房子真的是实属不易。买房之后就出现了装修的问题,对于一些装修小白来说,往往在选择家装...
    魑魅魍魉_0f6c阅读 8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