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5。《自我的回归》读书笔记,第四章:教学的教育性与“Paideia”的理想 之第二节:“Pedagogue”的遮蔽与教师存在的沉沦
如今,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理论与教育层出不穷,异常繁荣。然而,在这些繁荣和进步中,教师却在逐渐地遗忘或丧失其最初的本色,使得教师越来越不像教师了。在这一节里,作者用了“padegogue”,那何为“pedagogue”?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原不指教师,是指担任监督任务的奴隶或卫士”。其责任是指引孩子去学习,重心在于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这个引路人和引导者规定着教师的意义和行为规范。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智慧式存在、教师是引导者,而引导是需要智慧的。教师行为是一种具有实践智慧的行为,这种行为能够适宜地处理教育行为中的矛盾。既然是一种实践性的智慧,那么就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获得这种智慧,需要全身心地介入到师生的交往之中去。
二,关注学生之成长。教师要合乎智慧地引导孩子,并非完全是一种技巧,而是指关注学生成长。而这种关注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1,要和学生在一起,要努力关心、理解学生的倾向和能力。理解他们的需要和品性,以适当的引导,促使他们健康成长。2,教师行为是为了学生的,而不是指向为己。教师不能将学生视为一种实现自我目的的工具,不能简单地利用他们、支配他们,甚至奴役他们。3,教师要给予学生成长的机会,以促使他们走向自我独立和自我成熟。教师要懂得等待,给予学生一定的耐心、鼓励和支持(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
三,典范性的关系。1,典范性关系意味着一种“我与你”的情感关系,这种强烈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亲近和责任。a,在这种关系里,教师对学生的指引、教诲变得顺畅而有力。b,这种亲密的情感关系能够软化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冷冰冰的理性冷漠,甚至残酷。2,典范式关系意味着一种持久的师生关系。在长久的相处中,教师和学生才能相互理解,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相依。3,典范性意味着一种更为全面的对成长的关注和照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学科式的,而且是生活式的。
四,忠诚的支持者。忠诚的支持者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安全感意味着无论这个学生如何,作为一个教师,都不能放弃这个学生。意味着教师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惊恐和不安之中,不能以分数、奖惩等非教育性的因素来迫使学生。
五,人文教化者。“pedagogue”规定了教师必须作为一个人文教化者,要富有人文理想和人文追求,并以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去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思考并实践一种美好生活。人文教育者意味着教师必须以最好的精神和文化引导学生,用最伟大的心灵和思想儒养孩童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这样的世界中得以成长。意味着教师要有一种敏锐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种种流行的观念进行甄别,自觉抵制精神上的卑贱和心灵中的粗鄙。意味着教师必须关涉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基于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考虑去教育学生,让教育无赋予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意味着教师要以尊重人的方式教育人,避免以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支配自己的行为。
由此看来,pedagogue显然比teacher的含义、形象更为丰富,当然也要求更多的责任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