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读"学而时习之"

我们常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这样的话是有的,比如我谁在床上,忽然就想到《论语》开篇学而第一的第一段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对于我们做人、齐家、处理事务都是大有益处的。

“学而时习之”,我一贯的认为这几个字的核心在“习”。对于这个字,从全篇《论语》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君子学以致其道,二是“学而优则仕”,三是“温故而知新”。这三个方面“致其道”是习的目的和结果,“优”是学达到的程度,“仕”则是“致其道”的手段,而“温故”是“习”,“知新”这是“温故”实现的结果。从结果来看,学习都是能够让人发自内心的喜悦的。

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让人高兴的;学而能够让自己学以致用,也是让人高兴的,我们不是说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让自己获取新的知识,这也是让人高兴的。

古人讲“立于礼,成于乐”,任何事情要能够成功,必须得让人快乐,如何让人快乐,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如果能够让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实践这句话,有几个问题,一是让人先学起来,“学习学习”得先学,学的意义在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所以先学,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氛围。然后得有习的机会,毕竟,如果是单纯的学,是不容让人感到快乐、高兴的,是习让人感到高兴、快乐。这个“习”从上面的三个层面来讲,可以有以下的安排布置:

一学以致其道,我们要让兴趣爱好同企业的目标一致,比如员工爱好写作,我们可以安排行政文秘工作,如果爱好技艺,可以安排科研等等,就是喜欢什么,让他干什么,只有有喜欢,一切都困难都不是困难,这是其一。

其二,学而优则仕,学习好的,我们要选出来,作为教练、作为管理人员,自己好要带领大家都优秀,员工的升降本身也是一种激励的手段。

其三,温故知新,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重复性的工作,我们要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获取新的知识,推动事物的发展、升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中最耳熟能详的一则,字...
    五七六八阅读 1,192评论 0 1
  • 学习是件乐事还是件苦事,你拿这个问题问现在的年轻人,得到的回答多半是后者,不信你看看那一沓沓高高堆起的参考书后面那...
    苏格垫底阅读 505评论 2 7
  • 论语·学而1.1:学而时习之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菲林山语阅读 2,069评论 5 5
  • 学而时习之 我说过,学习经典,解释经典,要为己所用。如果学习经典,只是愉悦自己的话,那么,就不是很必要,因...
    覃榜言阅读 700评论 4 19
  • 学习,是一个很概括的话题,也是一个自始至终伴随着我们人类的话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任何民族,所有人都需要学习,...
    巴山夜雨i阅读 1,515评论 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