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coco7286
(图片为西南联大原址教室照片)
近些年来,我国青年学者群体在许多行业和专业领域崭露头角,这是有目共睹又无可争议的幸事。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重奖对国家发展有功的学者专家;同时,国家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对于包括青年学者在内的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扶持力度相对于前有所加大。人们希望这些青年才俊能够“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然而,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有个别为人们所仰视欣羡的青年学者身上,却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比如工程院院士李宁和一些教授用已经淘汰的旧技术去套取上千万国家科研经费;身为硕士生导师,却盗取自己学生的科研成果;博士生导师,诱奸女研究生等等令人匪夷所思、痛心扼腕的现象和问题。
惋惜之余,笔者认为教育者有必要厘正我国青年学者们的做人理想和学术思想,使他们意识到所从事职业和教育科研等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充分认识到自身责任,具有一定的使命感,才能够在相关政策和政府机构扶持科研力度加大的同时取得更好、更快的个人发展,进而再以青年学者群体的力量推动社会更为快速高效地走向和谐之路,创造以至我们的中国梦。对于青年学者群体而言,科研梦应该是矢志不渝的毕生追求,是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认知、目标、愿望的判断和评价,和中国梦的价值评价相契合。
一、社会要做好对青年学者的明确要求和有效引导
1957年11月17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话时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梁启超也曾经写过气势磅礴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他们都认为年龄尚轻的青少年身上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大希望。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于相当长时期内,儒家思想占据社会思想主流,提倡积极入世,要求在社会上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古代典籍中有很多文字都体现了社会对于读书人的要求,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也不妨把它看做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对青年学者们的要求。
很多青少年学生常常会在生活和理想的憧憬中找寻自己的偶像,在精神上以偶像作为激励个人成长的一个标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那么,对于青年学者们而言,他们这个群体,在社会发展方向和青少年成长道路的引领上则更具有不可忽视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因而,青年学者更要时刻检点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要起到一定的正面积极的社会舆论导向和模范带头作用;其次,更要继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好自己所从事职业或行业的业务标杆。
许多青年学者、专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偶像,比如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陈章良教授,“海归”博士,曾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100位青年带头人之一,就是北大很多学生的偶像,借用年轻人的语言就是“男神”。当年的青年学者陈章良是许多考进北大生命科学院学生学习动力之所在。
对于类似陈章良这样的青年学者来说,需要的也是社会的引导和规范。古人说:“君子本色,表里如一。”。简言之,青年学者应该“为人仁、知大义、明法礼、拥睿智、言必信”,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事业的同时引领一批为共同远大理想而追随的后来者。
当然,现在的陈章良已经走上仕途,当年的科学研究因涉及“转基因”究竟如何评价尚难定论,作为引进转基因生物的中国第一人,是功大于过、功过相抵还是过大于功都还需要时间来印证,但这显然已经属于另外一个论题的范畴。假如转基因生物产品真的如科学家袁隆平、原央视主持人崔永元所言,是美国借助一些缺乏道德底线的中国青年学者之手植入我国的一个长期阴谋和罪恶计划,未来中国将因为“转基因食品”面对历史上的一大劫难,即便陈章良已经不再从事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笔者认为也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二、青年学者必须意识到自身责任和历史使命
青年学者群体必须要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意识到自身背负责任和神圣历史使命,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又说“士”也即主要指读书人群体应该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古人甚至毫不客气地指出:“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鲁迅先生正当青年时,师从日本先生学医,后回国弃医从文时表示要“我以我血荐轩辕”。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被问及为什么而读书时,掷地有声地回答说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这掷地有声的誓言让多少莘莘学子热血沸腾,立志学成报效祖国!
新中国刚成立时百业待举,李四光、邓稼先、钱学森等海外学子纷纷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优厚的待遇,毅然决然回到条件艰苦的祖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这些能够自成一家的大学问家其实正是因为个人的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胸怀天下,拥有人生大格局的。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第十六大报告)”,前总书记江泽民曾在讲话中要求各行各业要尽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技和观念同国际接轨的能力”,大批IT人才响应国家的召唤,归国创立IT公司;大批海外学子回国发展,兴业治学,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勃勃生机……我们的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设想,青年学者群体理应在国家经济科技迎来大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为国家大业、为民族大义做出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诚然,我们有着如此多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呈现出奉献和牺牲精神的感人情操时,也有诸多不和谐的现象出现。首先,中国人民大学招生腐败内幕的曝光令世人哗然,原招生处长蔡荣生和相关人员相继走入高墙。紧接着因为高校基建问题,又一批青年学者型干部“前仆后继”接受审查并被停职、法办。
2014年10月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今年中央首轮巡视整改情况,其中包括科技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全文,通报披露,承担“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被依法批捕。缘由是国家审计署于2012年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涉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实施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而李宁,时年52岁,被称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身为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团结带领创新团队,多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包括在《Genomics》、《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国际著名科学期刊上的论文;获发明专利15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若干,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就奖一等奖,863计划先进个人,WCGALP青年科学家奖,首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遗传学会“李汝祺”优秀论文奖;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动物遗传学》和英文专著《Genomics and Biotechnology in Livestock Breeding》;获得发明专利3项,19项专利尚处于公示期……
震惊、痛心,一个拥有如此辉煌履历的科学家、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知名学者,为人师表的高校教授,海归博士,竟然堕落到此种地步……
近期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上还公布了以下典型案例,希望引起学者群体的重视并引以为戒、洁身自好:浙江大学原教授陈英旭将科研经费划入自己控制的公司,贪污945万余元,被判刑10年;北京邮电大学原教授宋茂强借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银行存折冒名领取劳务费,将68万元科研经费据为己有,被判刑10年6个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教授李澎涛、王新月夫妇二人以虚假采购耗材的方式向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支付264万余元,涉嫌贪污,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山东大学刘兆平采取虚开发票的方式,骗取科研经费等公款341.8万元,被判刑13年……
或许是因这些不和谐之怪现状,目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网页上挂着这样一个《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网上流传甚广,足以令我辈学人汗颜和羞愧:
“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
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不得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不得有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不得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不得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
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面对这样一个所谓的禁行行为规则,笔者觉得真是莫大的讽刺和嘲笑,回望民国时期各个高校著名的大师们,陈演恪、蔡元培、闻一多……,彼时高等院校还需要有谁规定体现基础道德规范的行为方面,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吗?就像对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要知道我们的青年学者、高校教师应该是身体力行的高素质、高标准示范者,是为人师表的楷模和先锋!道德水准不应该高于社会上的普通人吗?从事着“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最不可丧失良心和耻辱心的工作,还不知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吗?不要说我们现在身处大变革、大进步时代,就算是战争时期几所大学临时组合在一起的昆明的西南联大,教授们也都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展现个人学问和人格魅力,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尽心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啊!没有偷工减料之说,教师队伍中更鲜有寡廉鲜耻之徒!
想想现在,我们的国家,虽然科技和经济发展之快令世界瞩目,但目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危机四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中华民族全体努力、早日实现中国梦的构想,我们的祖国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言九鼎的发言权、话语权,就要尽力尽早变得更加强大和富有,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青年学者们应该也必须要意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该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引领下,严谨认真、率先垂范,爱岗敬业、朴实求真、诚信谦虚、坚韧不拔,要不断提高科研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责任落实、自觉自律和监督查处,要躬耕不辍地埋头钻研、开拓创新,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进行身体力行的引领和感召。
三、青年学者应加强个人修养和抗挫能力,锻炼身体的同时增强心理素质
青年学者正好处在人生的爬坡路途中,生活、事业、家庭、子女、养老、个人健康等等问题都是无法放下的重负,于这种负重中爬坡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这样负重前行,每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只是个人的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所不同,这也是因人而异的事情。不可讳言,有些青年学者抗挫能力太差,或者是不善于为自己减压,一旦遇到个人无法排遣的难题和困境或许就会自暴自弃,甚至采取极端方式逃避问题。
2009年浙江大学曾经启动引进高级人才的“百、千、万工程”,但是引进的海归博士涂某,却于回国履职3个多月后,9月17日凌晨2点从浙江大学位于玉泉校区的综合楼11楼跳楼身亡,终年32岁,身后是痛不欲生的父母双亲和年轻妻子、不到周岁的幼女,且于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残酷无情”。其实,翻看涂某的简历,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他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高中毕业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全额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当年度的4月,浙大录用涂某,他归国仅仅3个月后就从逐渐焦虑到抑郁,究其原因不外乎待遇与职称问题不能达到个人期望值,之后就发生了这起令人扼腕的悲剧。
其实,政策条款的制定不可能针对某一个人,只是说某个人可能恰巧被某项政策规定拦在外面。面对这种情况,甚或面对外界的认可与否,自己内心对自我的认知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这起事件中引起我们反思的是:一路顺风走得很平坦的青年学者,包括海归博士在内的这个群体,恰恰也是一个精神上容易抑郁、心理上容易崩溃的高危群体。概因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的社会期望和家人的颂扬褒奖,而以当代中国社会的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并没有立刻接近所谓的成功。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心理又不够强大,便很容易承受不了这种心理的失衡和落差。
另外,这几年青年学者因为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离世的也不算少,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管理者层面和青年学者群体自身的注意。从第一位广为人知的知识分子蒋筑英44岁在1982年因为过度劳累引发疾病去世开始,我们接连听到类似的消息不算少数:42岁的作家路遥肝硬化死亡。45岁的作家王小波猝死在家中。32岁的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猝死。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猝死。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猝死。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勇猝死。38岁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可心猝死。37岁的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民猝死。44岁的复旦大学博士生李开学猝死。32岁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患癌症去世。36岁的学者张晖患急性白血病去世……这么一串青年才俊的人生过早凋零,令我们感叹生命脆弱、人生无常的同时,难道还不应该注意身体素质的锻炼吗?
所以青年学者群体应该也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抗挫能力,锻炼身体,增强心理素质。下面这段文字,我们想必都非常熟悉: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青年学者要时刻保持警醒并警觉,对身外之物的名和利要淡然处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此基础上,坚定自己做科研的决心。心理承受能力上也要学习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巨匠们,要有面对困难溯流而上的信心、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四、青年学者个人应适应社会与国家需求做科研,不能流于形式
有研究者指出:“困扰青年学者的核心问题,是不合理的学术考核机制。”这当然是句大实话,揭示了当前困扰高校青年学者的症结所在之一。
笔者并不否认目前高校和研究所里的很多青年学者是为了考核和评职称等级去做科研,很多人的科研成果也就是学术泡沫的堆积,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研究成果,根本就是一种新形式的浪费,遑论造福时代与社会。
虽然当下的学术考核和职称评定机制有种种优点,也存在不少弊端,这是客观事实。有很多人发现,有些青年学者治学功底扎实,治学动机强烈,但由于被种种不公正的学术上的潜规则羁绊,却无法在现行体制下挖掘出自身应有的学术钻研能力,渐渐地变得失望颓废甚至消极对抗。
另一个极端则是一些青年人变成了学术混子和学术油子。他们早早地发现了投机取巧的捷径,去做一些没有价值但又带有一定科研经费的科研项目课题,然后开各种所谓的学术交流会议,结交各种层次的对自己申报项目有用的“贵人”,结果是一路绿灯。甚至,早年个别高校教师手里同期居然有各级各类13个课题在“研究”,这样的科研能研究出什么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成果呢?更不用说个别人拿着同样名目的课题重复申报,这已然破坏了学术研究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范畴,国家社科研究网上近期也公布了类似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名单与惩罚规则。
短期来看,这些凭借个人研究造诣和小聪明并举的年轻人也获得了一定的名利,但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大环境或许是毁掉了一批原本具有学术潜力、或许可以有真正学术成就的未来学者,代价不可谓不大。
作为学者,个人做科研要适应社会需求,要满足国家需求,要有应用价值,不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在丝毫没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上。全世界都知道目前中国论文数量最多,但是质量呢?恐怕令人汗颜。所以,青年学者做科研应该考虑到社会需求,不能流于形式。
五、各级相关社会管理及教育管理机构应重视打造青年学者的培养机制
据报道,去年底,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某研究员在网上发帖,说他的一名极有科研潜质并已经取得耀人成绩的博士生,放弃了学术道路,决定去一所中学当老师。
一名博士生,如果不是出于对学术和学问的热爱,很难坚持读书直到博士毕业。毕业后,他们选择从事学术研究或者进入高校,也表明其本人有强烈的治学动机。各级相关社会管理及教育管理机构应重视青年学者的培养机制,应该为青年学者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治学环境,这也非常重要。与那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研究员相比,大多数青年学者尽管薪资待遇低、面对着买房和结婚生子、赡养老人等经济压力,除极少数人对物质贫乏怨天尤人外,更多人的无奈和抱怨都集中在对不公正的学术“潜规则”的气愤上。
解决当下青年学者面临的困境,除了要靠青年学者自己积极主动寻求措施方法提升自身治学能力外,更需在完善和优化学术考核及职称评定机制上下功夫,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着力化解青年学者目前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要有决心,下大气力铲除学术腐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尽力营造有利于青年学者健康成长的学术环境。学术研究如果不能去除评价功利化,就无法维护学术的尊严和神圣,各级相关社会管理及教育管理机构要积极主动净化学术环境,为青年学者群体排忧解难,从而解除其科研困境。好在国家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科技厅、农业厅等机构设置课题申报时都特意留出比例逐年增多的青年项目,这也是一项卓有成效的培养青年学者的措施。
国家各级教育机构对青年学者群体中优秀人才的选拔,有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科研新秀、学术带头人等。另外,也有各级各类教学团队的申报评选,还有科技创新人才、哲学社科青年学者评选等项目。现在,又有网络课程培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慕课的拍摄与上传等更为具体的贴合青年学者群体需求的更为细致的人性化的措施和手段,帮助青年学者们尽快地成长,值得称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期待着更多有利于青年学者培养的长效机制的建立,期待着青年学者在合适的平台和机制下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广开言路、开拓创新,有为科研事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志向,争取在社会培养的长效机制下取得更好的个人发展,从而更快更稳地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科技事业的发展!
(本文原为河南省2015年首届青年哲学论坛获奖文章)
【参考文献】
1.禹燕,《新平台助力青年学者成长》[N],中国妇女报 2012年12月17日 。
2.杨子岩,《科研经费应向青年学者倾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3月8日。
3.崔巍、陈姝宏,《中国梦引领下科研价值观的重塑》[J],社会科学战线,2014(5):275-276。
4.黄平,《真正困扰青年学者的是学术考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13日。
5.黄红平,《为青年学者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治学环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