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时候学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有名的那句我到现在还背的滚瓜烂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让我误以为:苦难等同于财富。
小时候,父母总是鼓励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为崖苦作舟...
这样泛泛的口号,对年幼的我是一种误导,总认为学习就是吃苦,吃苦等于好的成绩,只要付出了痛苦,就能收获好的成绩。
可是事实并不是那样。
上了初中的时候,父母对我说:你应该向小学同学XX学习,上次我见到他爸,他爸说她很刻苦,眼睛都学近视了。
于是,我自作聪明的向父母提供了我刻苦的证明:生生将眼睛给玩儿近视了。
然而,成绩并没有好起来。
有时候有的人做一件事情付出了很多,却没什么效果,就会有人跳出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似乎有了这个“苦劳”,足以告慰那些无用功。
所以总会有一些庸人用加班来掩饰他的低效率,用没有意义的“刻苦”来感动自己。
其实,没有功劳的苦劳一点都不值得表扬。
02
记得小茗刚出生的时候,QQ用户还喜欢比谁的等级高,我就和同学开玩笑,说我要给孩子申请一个QQ号,从现在就开始帮他挂着升级,将来他的等级就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了。
结果同学上纲上线的批评我:自己嚼的馍才香,你这样都给他包办了,他怎么成长?应该让他长大了自己摸索。
我当时怎么回答的忘了,不过如果换现在,我肯定会回她:你用个电灯,你咋不去学发电呢?
如果目的是让孩子自己探索,学会申请流程,让他自己摸索当然是好的,可是我的目的是让他“炫耀”啊,我就是要给他现成的嘛。
经常听到有人(特别是我们父辈的老人)叹息:世风日下,现在的孩子没体会过艰难辛苦,不知道米是稻谷、面粉是麦子加工出来的。
后来看到连岳有一篇文章(孩子不知道米从哪儿来?好事)的观点,真是觉得爽爆了:
粮食已经泛滥成灾,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产出越来越高,它不再是重要的技艺,也就是说,米是怎么来的,这种知识,对新生代来说,已经毫无价值,不必用它占用脑容量。
有些家长硬要孩子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完全是在自讨苦吃(当然如果孩子本身就喜欢农村另当别论),是那种将痛苦磨难与财富划等号的思维在作崇。
很多做父母的,如果你说要他把所有的物质财产都给孩子,他舍得,可是在精神上面,却总想让孩子将自己所遭受过的磨难统统体验一遍。
在教育上面,我们真的要放开一些守旧的观念,与时俱进。现在的孩子与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已经不一样,他们接受能力强,承受能力也强。
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小小年纪就知道互联网,会操作电脑,这不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吗?
社会发展到现在,很多文明成果我们享受现成的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耽误时间什么都一探究竟呢?
我们可以不怕吃苦,但真的没必要自讨苦吃。
03
很多人喜欢放大苦难的功劳。
“苦难是宝贵的财富”这话我是不赞同的,痛苦就是痛苦,它不是财富,即使有人会因苦难凤凰涅槃,将痛苦转化成人生的财富,但痛苦本身也不是财富。
前两天听到王立群讲史记,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受到牵连,被施以宫刑,却忍辱负重,最终写出史家之绝唱。
提到《史记》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司马迁对历史文学的巨大贡献,就不能不提到他所受的宫刑。
受了宫刑之后的司马迁,对皇权的专制,皇帝的残忍有了新的认识。
他被迫以一种被世人看不起的身份及眼光看当时的人与社会,看问题的角度较之以前更加立体更加多元化,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公正。
可是即使这样,也不能否认宫刑对司马迁这个人身心造成的折磨。
昨天认真的看了几遍《报任安书》,宫刑让意志坚强、胸怀大志的司马迁“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或许宫刑成就了这个伟大的史学家,可是这些痛苦本身,对司马迁来说绝不是财富。
不过,强大的人总能将不可避免的痛苦转化为财富。
04
人活在世上,没有谁可以躲得过痛苦,但我们要知道,并非所有的痛苦都有意义。
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
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
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
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
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
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
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
在遭遇困境时,我们常用这些历史人物来激励自己。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往往是对无能为力现状的自我开解,面对苦难一蹶不振的炮灰其实更多。
苦难是用来成就你、还是用来打垮你的,要看你是否有坚定的意志,能不能从苦难中反思,能不能让苦难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我们经常说“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要我们在失败中总结教训。
今天早上看到一句话:卷笔刀是铅笔的断头台,又令铅笔的生命以被绞杀的方式得以延续。
如果我们避无可避的踏上了苦难的断头台,那么,我们也要学会在被绞杀中重生。
但愿所有人生路上非吃不可的苦,都能够成为我们财富的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