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作者一路说个不停,完了就该你上场了。但要注意遵守思维的礼节,如果没有这样的礼节,谈话会变成争吵,而不是有益的沟通。
善意的对话最大的益处就是能学到什么。
没有任何事能阻止一个读者发表自己的评论。
如果一本书是传递知识的,作者的目标就是指导。他在试着教导读者。如果读者说:“我学到了”。这位作者的努力也就成功了。
但就算读者未被说服或诱导,读者仍然需要还他一个深思熟虑的评断。如果他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至少他也要有不同意的理由,或对问题提出怀疑的论断。
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主动阅读。
受教是一种美德
培根曾建议读者说:“阅读时不要反驳或挑毛病;也不要太相信,认为是理所当然;更不要交谈或评论。只要斟酌与考虑”。
但是,没有一本书会好到无懈可击,也没有一本书会坏到找不到一点好处的。
的确,如果一本书会启发读者,就表示作者高于读者,除非读者完全了解这本书,否则是不该批评的。
等他们能这么做时,表示他们已经自我提升到与作者同样的水平了。作者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让读者与他齐头并进。这时候读者就应该表现的像是他的同辈,可以与他对话或回话。
受教的美德——这是一种长久以来一直受到误解的美德。
受教通常与卑躬屈膝混为一谈。一个人如果被动又顺从,可能就会被误解为他是受教的人。相反,受教不并不是说要被动与顺从,受教是要能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因此,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
你能完全听懂老师的话,并且在批评以前要能完全了解,必须懂得如何评断一本书,这样才算是受教。
修辞的作用
教学与受教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一个作者能深思熟虑地写作的技巧,和一个读者能深思熟虑地掌握这本书的技巧之间,也有同样的互惠关系。
我们已经达到理解了作者作品的地步了,那么就需要对作品做出评论了,于是,这就涉及到修辞。
(注意:这里的修辞和我们平常说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是不一样的,根据上下文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1、组织自己的语言。2、找到自己的主张。)
修辞和人类的任何一种沟通都有关,我们沟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说服或劝导对方接受我们的理论。
那么你在和作者进行沟通时,得有自己的主张或主见,当然,良好的倾听是必要的前提。
修辞的技巧是知道当别人想要说服我们时,我们该如何反应。同样的,文法及逻辑的技巧能让我们了解对方在说什么,并准备做出评论。
暂缓评论的重要性
第九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毫无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还不清楚便不同意也是无礼。
但暂缓评论也是评论的一种方式。你这么说那就意味着无论如何,你还没有被说服。
但是,如果对自己暂缓评论的内容是些什么并不明所以的话,这种暂缓的立场也不见得有什么高明。
当然,说出我不懂也可以,但就要不去评论了,也不要说暂缓评论了,在你搞清楚之前,都不要这么做。
如果你看完了一本书,并且读懂了,但你仍然发现作者并没有解决他一开始就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说暂缓评论。
但要注意:评论并不是不同意,也可以是同意,但要说出你自己的主见。
避免争强好辩的重要性。
规则十: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大多数人会以赢得辩论为目标,却没想到要学习的真理。
把谈话当做是战争的人,不论对错,都要反对。抱着这样心态来阅读,只是想在书中找出反对的地方而已,对自己的心态是否偏差,则完全置之不顾。
但是他忘了,真正的好处是他从中学到了什么,所以,不论同意或者反对,该考虑的只有一点,你从中学到了吗?
化解争议。
把不同的观点当做是有可能解决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化解争议。
一个人在与别人对话时,就算有不同的意见,最后还是有希望达成共识。他应该准备好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他永远要先想到自己可能误解了,或是在某一个问题上有盲点。在争论之中,一个人决不能忘了这是教导别人,也是自己受教的一个机会。
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所谓个人观点或者意见,代表没有理论支持的评断。当我们除了个人的感觉与偏见,并没有其他证据或理由来支持一个陈述,就说某件事时真理的话,那就是“抬杠”了。
回顾一下本章所讨论的三个规则:
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于评价。
第二: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
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