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就一个人——不是伤感,也不是执拗。我们的人生原本就是一个人。
我习惯睡觉前躺在床上,在脑子里放电影,放生活中的种种片段,如果是更为久远的事,那感觉就像是放一部有关人生的电影,并非大段剧情,而是细碎片段,杂但有共性。它们会让我突然停下来,思考“我这么做合适吗”。
这样的片段多了,就会发现原来我还蛮喜欢问自己问题的。
好在,这些问题中的绝大多数都已经有了答案。
“这件事要告诉对方吗?”我担心对方知道实情后的反应。
“自己能和他成为朋友吗?”我担心自己付出了真心却得不到平等的对待。
“既然对方已经说了不再联系,那是否还需要鼓起勇气发一次短信呢?”两个人走不下去,总需要一个人放下点尊严,试试能不能挽回些什么。
“如果把这笔积蓄借给别人,等自己有需要时能及时要回来吗?借钱的人可信吗?”我想做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但首先要保证自己不受侵犯。
面对问题有三种解决方式,一种是不去管它,一种是找别人要答案,还有一种是自己给自己答案。
不去管它,似乎久而久之问题就会消失,可它并非真的消失,而是转变为其他更棘手的问题一直存在下去。
找别人要答案,这听起来简单,实际却很难。教科书上的问题,老师能给你一个准确答案,但世间百态,人人各有心思,谁能帮你认真考虑?能帮你认真考虑的人又能否说到你心里?这还不够,谁又能保证那些答案就是正确的呢?
人生路上,我们会遇见很多人,其中一些会邀请你进入他们的连续剧,给你一个不错的角色,有台词,有特写,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甚至比自己的角色还好,就很有可能一头扎进对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