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理发师》—有的爱情不论生死,不计后果

《西伯利亚理发师》讲述的是一个美国女子与一位俄国青年军官的悲剧爱情故事 , 影片在1885年与1905年两条时间线之间来回穿梭 ,通过女主人翁珍写给儿子的回忆录中讲述出来。

影片发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的俄国, 刚好是沙皇统治动摇, 人民准备武装反抗的前夕, 所以我们才会在影片开始不久看到一次小小的交火场面。

此时的俄国正受到亚洲与欧洲文明的冲击, 影片名——西伯利亚理发师,描述的并不是一个人, 而是影片最后驶向俄国流放之地西伯利亚,吓到当地人民的一部像怪物一样的伐木机器。

很难想象珍与安德烈间接的是因为这样一部机器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事实上这是一部理想化了的俄国影片, 影片的前半段嘻嘻闹闹、 轻松幽默 , 因为男主人翁夸张的表演形式,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热情、 幽默、 淘气 、有点小叛逆及初生牛犊之气的青年军官形象。

同时以异国女子珍的经历, 感受到俄国人民的热情及友善。

导演甚至向我们介绍了一些俄国节日上的风土人情, 使我们沉侵在一片欢声笑语 ,幽默惬意的氛围中 ,后半段则急转直下因男女主人翁的爱情悲剧而心情沉重, 扼腕叹息。

一开始 其实并不喜欢影片那种刻意幽默的表现方式 ,安德烈过于舞台化的夸张表演一直让人无法融入而只能站在影片之外满含笑意的观看, 虽然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这个角色的喜爱 。


让这部影片成功的地方在于, 首先它有一个足以打动人心的好故事, 其次是它拥有符合这个故事的叙事方式——两条时间线平行叙事。

一条是珍与安德烈, 一条则是他们的儿子, 最后两条线汇合 ,其中我们会发现, 莫扎特的乐曲贯穿全片。

同时也是连接两条时间线的一个点, 无可厚非的是, 两条时间线汇合的那一刹那 ,也就是珍的儿子最后回头的那一刻 ,相信你也会跟我一样, 那种内心深处的悸动无以言表,你会发现原来珍爱得一点也不比安德烈少 ,他们只是错过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