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上旬,秋高气爽,田野飘香,我开着自己的爱车,带着老伴,回天门老家,下了高速公路,穿行百里沉湖,阵阵湖风,沁人心脾,心中涌动一缕乡愁,亲近清澈的湖水,呼吸清新空气,不一会儿,就到了干驿古镇。一路向西,很快我们就进入马湾侨乡。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马湾镇的镇标,骏马腾飞。一眼就看见了我在这里工作时为镇标题写的,爱我中华,振兴侨乡的八个大字。这些年过去了,还是那么耀眼显目。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记忆,对侨乡马湾有着特殊的感情。
马湾素有三乡宝地的美称,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镶嵌在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人杰地灵,民间艺术,源源流长,也是异彩纷呈的文化之乡。华侨众多,极为罕见,誉满全球,是全国内地著名的侨乡。
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充分发挥侨乡优势,打侨牌,引侨资,推动乡村振兴,是最好的一张名片,同时也赋予了侨乡马湾独特的灵秀与内涵。
侨乡的形成
马湾侨乡的形成,始于十九世纪中叶,那时,由于堤防年久失修,江河多年溃口,农田可粒无收,百姓灾难深重。马湾紧靠襄河的七十二垸,地处滨湖,南边是沉湖,北边是华严湖。海拔很低,年年水灾,民不聊生。据史料记载,水灾时,人逐波流,一望巨浸,舟行树梢,鱼行鸟窝,鸟无着落,男的不愿在七十二垸出生,女的不愿在七十二垸嫁人。为了谋生马湾一带很多人离乡背井,逃荒讨米,并转辗出国,且越来越多,所以马湾有侨乡中的侨乡之称。根据1996年的天门市第三次侨情普查,马湾全镇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达4O984人,占全市的海外对象的52,2%,大大超过现在马湾镇的现有人口。华侨大都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俄罗斯,泰国,老挝,印度,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朝鲜,葡萄牙,奥地利,荷兰,冰岛,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法国,德国等39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马湾侨乡形成的开始。
马湾镇标的
由来与立意
因此,根据马湾华侨众多,遍及五州四海,誉满世界各地,他们远在异国他乡,但爱我中华,思恋故土的悠悠之情魂牵梦绕,为了疑结四海赤子之心,镇人民政府召开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修建马湾镇,镇标。在镇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由时任镇长,南下深圳、广州‘等地,找马湾籍在外经商人员进行筹资募捐。随后亲自到河北的曲阳县,雕塑之乡,精心设计,精雕细刻,通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选定,制作的这座镇标就高高矗立在牛蹄河畔,荷沙公路南则,新河口,镇区的镇中央。四周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十分雄伟壮观。
镇标选址在新河口,有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因为这里是革命烈士就义的地方。选址于此,是为了告慰先烈英灵,发扬革命传统,把马湾侨乡建设得更好。
镇标由标志,标身,标座三部分组成,高8,8米 ,重18吨,选材优质的汉白玉石料。下部雕刻的是偌大的地球,中部是升腾的白云,上部是腾飞的骏马。
镇标的立意是马湾的华侨遍及五州四海,世界各地,他们远在异国,但热爱中华。为了弘扬光荣传统,激励侨乡人民更好的建设自己的家乡。镇标的它象征着马湾侨乡正在崛起,正以豪迈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当你欣赏精雕细刻的骏马后,站在平台上,远眺碧野,饱览侨乡美景时,一定会流连往返,仿佛看到了马湾人的风姿,看到了马湾海外赤子的风采,更看到了侨乡未来的风流。我感概万千,赋诗一首。
古时背景离乡去,
今朝赤子把家还。
侨乡儿女多奇志,
齐心共建新马湾。
骏马腾飞跃千里,
时雨润物沃心田。
常思为民谋福址,
百姓小康心安然。
侨乡马湾自然
风光宜人
马湾侨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不少,民俗别具一格,是当前人们最为推崇的乡村游的最佳选择。侨乡人民好客,热情,欢迊各方游客领略侨乡八景的自然风光。它是骏马腾飞,高功古桥,三潭怀情,白果神树,竹桥莺歌,碧水红莲,双桥秋月,侨乡公园。早以定格成人们心中的永恒。春可赏油菜,夏可观荷花,秋可看芦苇,冬可探候鸟的自然风光。
夏家潭,易家潭,郑家潭,风景秀丽,林木葱笼,倒影成趣,清亮碧绿。到此一游,遥知她昔日的苦难,更感叹故乡的美好。
白果神树,参天挺拔,花开淡妆素裏,花谢落英缤纷,百年古树,实为稀有。
高功古桥,道人化缘,功德无量,八墩七孔,青石为墩,红石为面,两条巨龙,龙首向西,龙尾朝东,栩栩如生。
竹桥莺歌,河水潺潺,水中柳影悠悠,双双情人席草坪,对对黄鹂鸣翠柳,鱼翔浅底随燕舞,以其独有的水乡风情吸引众多游客。
泗州寺周围,水域广阔,莲藕成片,荷花飘香,把整过湖水映得碧绿清亮,人们把这一景观取名碧水红莲。
还有双桥秋月,就是在镇区中牛蹄河上,有两座拱桥,相隔百余米,建于不同年代,一座是古扑腾空,一座是雄伟壮观。人们在桥上悠闲散步,观月赏景,
侨乡公园,人工建造,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园中有山,有水,有花,花香果实,垂柳依依,游客在此,尽揽大自然的野趣。
看马湾侨乡旧 貌变新颜,让人感谓至深。展未来侨乡繁花似锦,需努力奋斗,任重道远。我相信侨乡人民不会满足于眼前的业绩,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引下,明天的侨乡一定会更好。
笔者郑汉兵。写于武汉,2022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