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拼音:mín yǐ shí wéi tiā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民以食为天”的原义是人民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形容民食的重要;在句子中可充当作宾语、定语;也作“民以食为本”。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东汉·班固《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唐代的司马贞为《史记》做注释时,注明此话最早是管仲说的。[6] 管仲曾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5] 此说始见于司马贞《史记索隐》 ,今本《管子》未见原句。后人据此提炼为成语“民以食为天”。正所谓:“苍廪实才知礼节”,现代社会,虽然说摆脱了过去的贫穷落后,但依然会让人觉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说,不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包容自己的心态,也就是说,懂得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观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存在。也许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我赞同这个观点,只是我们平时缺少对自己的反思和交流,这方面应该多向哲学家学习,多学习点哲学知识,就懂得了内求的重要性,大凡人性遇到问题,就是本能地外求,甚至于是迁怒别人,却忽视了对自身的回忆和反省。往往也是由一个人的个性决定的,大多数人性规律却让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难以做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在人与人之间的多重关系中,我们更应该关注成长和成为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是克服自身的弱点已经够难了,还需要更多的迁怪别人就更难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民以食为天”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了。但其实原话是分上下两句,“民以食为天”只是下句。那么,它的上一句是什么,...
    仲毅13852078510阅读 1,187评论 0 1
  • “人狠话不多,想吃什么跟我说!”几句很场面的开场白过后,胖猴子便开始了他的表演。作为一名资深吃播,胖猴子拥有600...
    雪夜惊鸿阅读 379评论 0 12
  • 上午跟同事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粮食的话题。英姐再有一年多就退休了,她说到过去农村家家有余粮的年月,深有感触。 司...
    寒暄寒阅读 559评论 2 27
  • 民以食为天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 yǐ shí wéi tiān,指民食的重要。 英文 hunger bre...
    彧瑛阅读 399评论 0 13
  •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主要来源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或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
    书影觅食阅读 8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