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竹石常彬雅

剧照

在《魔戒》这部书里,有着3个重要的角色:弗罗多、咕噜和山姆。

弗罗多作为普通人有着薄弱的意志力。山姆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共佐弗罗多销毁魔戒。而咕噜因为有着“第二人格”,所以经常被蛊惑,但他还是有一丝善的。如果说咕噜是邪恶中有一点善良的话,那么山姆就是善良中带着一丝邪恶。那么弗罗多就是一片白纸——这孩子太天真了。作为一位霍比特人,此人真是泡在世外桃源中长大的。最后还是靠山姆才毁掉了魔戒。

咕噜还是斯米戈时,是很善良的,这是他原本的“自我”,但他看到魔戒后被魔戒蛊惑,戒心如同野草般,吞噬了他的理智和良知。曾经的斯米戈,在“本我”的控制下背叛了族群、隐藏在了山林,“本我”彻底支配了他。在他的世界中没有对错是非,没有道德约束,更没有责任与担当,只有“我的宝贝”。当“超我”与“自我”的微光熄灭,他就只能和魔戒一同坠入末日火山的深渊之中,掉入欲望的泥潭之中。这就是“本我”放纵的必然结局。

山姆的“超我”总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在他的世界中,“超我”是占据大部分的,“超我”总是支配着他。他的“超我”让他有着毁灭魔戒,保护弗罗多,让他在魔多的黑暗之中仍可以说出“有美好的事物可以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他的“超我”已经控制住了“本我”和“自我”,所以山姆最后能大获全胜。

弗罗多作为持戒人也是付出了很多的,他在面对戒灵时,深有把魔戒交给他是很勇敢的,所以说他作为持戒人也是很勇敢的,但在最后到达魔多时,因为魔戒的蛊惑和咕噜的挑拨离间赶走了对他忠心耿耿的山姆,这就是“本我”战胜了自我”控制了弗罗多的自主意识,在末日火山时,也是“本我”战胜了“自我”,让弗罗多说出“我的宝贝”,但他没有掉下来末日火山,就是因为他的“自我”和山姆的“超我”帮助他战胜了他的“本我”,所以他的结局才没有被“本我”带入末日火山。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让“自我”和“超我”多多支配自己,不要让“本我”占据身体和控制自己,不然就会落得咕噜的下场。

在生活中,手机、平板等就是生活中的魔戒,我们会因为“本我”欲望的影响而把“本我”展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克服“本我”的诱惑。而“自我”我认为是我可以做到什么事情。比如我可以尊敬别人,我可以做好当下手上的事情,我可以做好自己等,而“超我”我觉得是我想要做到什么,比如我想要成为更自律的自己等。

中土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弗罗多、山姆和咕噜的故事仍在回响。它提醒我们,人生并非是非黑既白的选择,而是三者的共同依存。


【后续】咕噜和斯米格

 咕噜是斯米格的第二人格,斯米格是一位霍比特人,霍比特人原本是十分善良,但因为魔戒的诱惑背叛同伴、藏匿魔戒,最终被欲望吞噬——他的宝贝魔戒就是他被欲望吞噬的借口。他活了500多年,却只剩下了扭曲的躯体和邪恶的灵魂,分裂的双重人格有时善良,有时邪恶。他的悲剧就是被魔戒所催生的欲望所控制:当人被欲望和金钱所控制,就会让灵魂慢慢腐烂,最终沦落到一个悲惨的、让人厌恶的地步。

斯米格是这场悲剧的起点,也是没有被完全吞噬的“自我”。最初的他,是霍比特人的一员,有着美好的生活。那时的他,名字叫做“斯米格”,身份是喜爱和平的霍比特人,灵魂尚未被魔戒扭曲。直到同伴从水河底捞起魔戒,欲望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他以“生日礼物”的理由索要魔戒,被拒绝后就痛下杀手,将宝贝占为己有。这是斯米格“自我”崩塌的开始,但不是终点——在魔戒的引诱下变得不是一个人,但在山洞中会偶尔流露出“自我”:“可怜的斯米格想回家”;在弗罗多的尊重下流露出的善等。都证明了他曾是个“人”。

而咕噜是斯米格的异化自我,是被欲望吞噬后的形态。魔戒的力量不仅扭曲了斯米格的样子,更重塑了他的人格。一个把魔戒称为“宝贝”,把占有欲当作生存的全部意义。他憎恨试图夺走他的“宝贝”的人,甚至会为了“宝贝”背叛信任自己的弗罗多,他用“我们”来指自己,仿佛他的躯体中有两个灵魂。他成为了魔戒的囚徒,不再有对“家”的渴望和对温暖的概念。他主动成为了魔戒的使者,用他所谓的宝贝来喂养着自己的灵魂。


咕噜和斯米格的共存,本质上是对“人性”的深刻追问:当诱惑到达一定时,欲望就会不断膨胀,人是否会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沦为自己厌恶的模样呢?托尔金用《魔戒》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人性并非是坚不可摧的,“自我”和“本我”的对抗时刻存在,守住“自我”,便是守住了人性的防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