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那半个月,我特别喜欢这首歌。
一开始只是单纯的觉得这首歌给我一种跨越千百年时空的感觉,很适合我在看《你我并称为诗》这本算是古代诗人群像故事合集的书的时候听,没成想现在倒成了我对高考的回忆之一。
高考那会,其实并不紧张,我放松到了什么地步呢?第一天考完语数的晚上我就只是抱着手机刷视频,美其名曰“放松”。
不出意料地刷到了祝福高考的视频。
而浮光这首歌,正好出现在最让我感动的一部分。
我看着视频里的人物一个个从即将奔赴考场却依然在自习课里大脑的少年们,变成社会上为国做出贡献的人才,伴着浮光那激荡人心的鼓点,仿佛自己跨过了高考,也有一片光明的未来一样。
好似自己的未来也能如同国画中浮光跃金般璀璨夺目。
身处当下的少年哪儿能考虑那么多呢?那时的我们总天真的地觉得自己必能大有所成,无论在哪个领域上都能散发光芒,无论干什么都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只要和前十八年一样,往前冲,一直无畏地向前奔跑就好了。
那可真是一腔热血啊。
可千千万万的考生总不能都有光明的未来,我似乎就是被落下的那一个。没有人愿意相信自己高考发挥失常,更不会愿意相信自己极有可能被录取的大学太高了整整二十来分的分数线,致使自己滑档到了不仅名不见经传还曾被自己pass掉的学校上。
我曾一度瞧不起自己,连带着这个学校,这一整个环境。
但幸运的是,我所在的是我愿意学习的专业,我所遇到的老师都是真正富有学识且愿意倾囊相授的老师。正是有了这些,我才逐渐接受了这一切,慢慢的释怀了自身的处境。
纵使学校不好怎么样?环境不好又怎么样?我所得到的知识没有改变,我所拥有的精神财富甚至可能比那些名校大学生还要富足。学历决定不了什么,那只是公司在茫茫人海中粗略筛选时所使用的最简单粗暴的手段,他决定不了我整个人的所有价值。
我依然可以在社会的某一块地方做出贡献,散发光芒,我依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摆脱学历标签的束缚,让自己变成浮光中的一抹璀璨光束,成为社会发展绘卷中的一粒石彩。
与你同写,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