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谨讲述
温柔敦厚与空灵洒脱
信不信由你,讲不讲由我,我也是在古人书里看到的。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范围,看事物都不相同,都是比较的。
人的智慧、境界、了解大小也就不同。
炼精化气,养气的功夫修成功了,可以与天地同休,日月同寿;寿命可以达到与宇宙同样的久,跟太阳月亮同样的长。
“世味尝来浑是蜡,莫教开口向人啼哭。”
文字的境界是柔和的,像很美的音乐……
知效、行比、德合。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如果有一种修养的人,懂得了修行,可以达到一种不再受物理世界支配的境界,反而能支配物理世界。——‘御六气之辨’
驾御就是不受物理世界的影响,反而能把握了物理世界,他的生命就有这样伟大!
游到无穷。因为无量无边的空间时间不能控制他,他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
他讲的是我们生命中那个超然独立的我,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我。
真俗不二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
他像天地一样,像太阳一样,永远给你光明,他不需要你感谢他。
孟子:
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名者,实之宾也”:真正的名,要有事实,要有功劳,那样名满天下才是对的。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物理世界已经不能伤害他了。
什么叫禅定?
庄子的说法来讲,就是“其神凝”。
这个“凝”字就是定。
对上古那些神人的说法,也都差不多…可见我们人类虽有人种、地区的不同,但最初的老祖宗,在上一次地球灾劫前,文化似乎是一个。
生命得境界的确会有这样高,就是看你自己做不做得到。
“之人也物莫之伤”,物理世界对他没有伤害,因为他心能转物。
这种修养,使人升华生命的价值,解脱物理世界的束缚,达到了超越的成就。
高度文明的东西,带到那个最原始的地方,是没有用的。
发现自己非常渺小,太渺小了
把生命的价值直接指出来,那就是神化;可以说是自己具备的精神,经由自我的修养而变化,就是神化。换句话说,精、气、神这个心的作用,可以使自己生命的功能,变成超神入化。
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化的功能,可惜我们自己的智慧不够,把这个功能丧失了。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知识技能没有大小,全靠你自己的智慧应用。
“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飞论用兵
智量、境用的异同。
世界上的事,无所谓大小,同样的一样东西,也无所谓好坏,区别是在它的作用。一个小事情,一个不相干的人,如果碰到智量大、见地、境界应用高的人,可以将之应用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道也是同样一个道理,见地、智量高的人,一个不相干的方法,可以使他达到了超越的境界。
反之,如果他的智量、境界、应用见地不够的话,最了不起高明的东西,对他也没有用处。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什么人都不理你,然后你在这无何有之乡,才真得自在,真得逍遥。
真知灼见是见智之所见,非心思之所思,这不是一般心、一般意识所能够了解。
所谓法身,也无所谓一个身,只是假定的名称,一个代名词而已。
【齐物论】 第二
宇宙万有本来是不齐的,不平等的,一切现象,千差万别,各自不同;现在庄子却提出来齐物,就是万有平等。
这一篇《齐物论》所讲的,是我们忍如何从物理世界的束缚中解脱,而到达真正无差别,真平等的那个道理。
‘管他是个老头子呀,中年呀,不管是什么人,他是一个人’。
南郭(复姓)子綦
颜成(复姓)子游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孔子告诉颜回四个字:“交臂非故”
两个人对面走过来,你过来,我过去,我们两个膀子刚刚碰了一下,你向这边走,我向那边走,交臂而过,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你我了。
任何时间,任何地区,一切的事情,在一刹那之间都已经变化,不会永恒存在。
两个手臂一碰,我们拉个手,放开手,再拉一次的话,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们两个了。
“刹那无常”
刹那很快,一刹那之间就过了,就是无常,不会永远存在的。
【忘我与齐物】
一个人要真解脱物理世界的困扰,真解脱一切的烦恼,而到达真正的逍遥,唯有丧我、忘我。没有到达丧我、忘我,不能了解万物不齐之间,有超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齐物的境界。
而万物不齐,有差别,却是相对的。
万事万物随时都在变化,是无常的,不永恒存在。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
“天地是万物之盗,人是天地之盗”。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自从三宿空桑后,不见人间有是非。”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道并行而不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