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期的班级管理工作即将接近尾声,孩子们也即将步入考场,接受人生中一场重要的“检阅”。作为高三的“新”班主任,我心怀感恩,感恩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支持,让我加入优秀的团队与大家共同成长。这个学期的工作是高中很重要的额组成部分,也是高三阶段的“收官”阶段。因此,本学期的管理工作与其它学期相比,有着共性,也有特性的存在。此刻,我秉着对教育的热忱,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升能力。
首先,营造积极奋进的学习风气,构建努力上进的能量场。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人也能影响环境。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选择构建学风优良的班级氛围;也可以形成拖拉散漫的学习氛围。如何做才能打造“沉得下、坐得住”的军队呢?对学习的热爱+明确的制度要求+扎实的执行反馈是核心要素。(1)唯有热爱,才能激发出内在驱动力、合作探究力和自主学习力。热爱不是天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过,也是可以培养的。多一份付出、多一份钻研、多一份耐心,从而种下热爱的种子。(2)学生不仅要对每个时间段的行为习惯要求有明确地认识;也要对背后的科学原因和小故事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学生在遵守规则时,会更加地自觉,效果也会明显增加。那么,在规范早读的行为习惯时,我会从科学地角度阐述朗读对于身体和学习的意义;我会会讲解名人故事让大家认识到古往今来,该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比如,大声朗读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横,血流量与神经功能调节也会处于良好的状态。同时,锻炼了肺功能。林语堂、袁隆平等名人都提倡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优化和谐友好的交往氛围,搭建换位思考的感知力。高三下期的考试次数多,学生面对的压力大。因此,更容易产生误会,激发矛盾。在处理学生看似“深仇大恨”的矛盾中,我发现矛盾的开端都是鸡毛蒜皮的误会。比如,甲同学叫乙同学的名字,乙同学没有应答。那么,甲同学就以为乙同学对他有意见;事实上,乙同学只是由于在思考别的事情,没有听到。结果,两个人的紧张关系逐步升级。事实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对于正确看待自己和身边人的行为有着关键的作用。“脑补”是人类大脑的功能之一,同时也是人际交往中导致障碍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一点豁达,多一丝微笑,同学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据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学习成绩佳的同学一定是善于处于人际关系的能手。这类同学知道如何优化人际关系网络,如何解决人际关系的矛盾,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充分地用在学习领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最后,播撒解决问题的思考意识 ,创建独挡一面的应变力。当学生生病了,如何调节好情绪自主去看医生?当学生的钱财不小心被偷了,应该通过何种途径维权?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如何解决当前的困惑呢?当学生面对考试的波动,如何调整心态和策略投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呢?生活即问题,问题即机会。该理念会让学生不惧怕问题的存在。相反,会乐于基于问题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力。毕竟,在完成一个一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力、思维力、行动力都得到了提升,成就感油然而生。因此,我会适度“授权”和“放手”,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让班干部团队成为管理班级的高手;让课代表业务团队成为学科前进的领头羊。只有这样,班级的综合实力才能稳步提升。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归纳力、良好的情绪调节力、到位问题解决力。因此,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争取更快地融入优秀的团体,成为深受学生喜欢的“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