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认识篇:
释迦牟尼出家前目睹任何人都逃不过老、病,死,他总觉得身虽灭,定有永恒的存在,要找一种永远解脱的方法。于是他弃荣华富贵,出家寻道,六年苦修,49天静坐,菩提树下顿悟,释怀于红尘,修行终成佛。
佛在世时他的言行就是佛法,佛灭度后,弟子整理佛的言行结集,就是佛经。
比如金刚经,记录的就是佛陀日常生活以及与弟子的对话。但却是教人们在尘世间去除心魔的方法,就是心灵鸡汤。
史料记载,释迦牟尼历史上确有其人,恒河边宣扬他的理论也确有其事,至于四门见异象等种种神奇,你懂得。
二,佛思想篇:
佛陀菩提树下顿悟了什么,他四十多年奔走恒河两岸宣扬什么?
一,四圣谛:
1,苦谛:现实中种种痛苦之相;
2,集谛:造成世间痛苦的原因;
3,灭谛:指断灭世间痛苦的根源,即解脱,达到最高理想境界;
4,道谛:指解脱的方法和途径。
二,八正道:
即修行方法,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十二因缘:
轮回过程是有条件的,可分为12个因果联系的环节:由行缘识,由识缘名色,由名色缘六处,由六处缘处,由处缘受,由受缘爱,由爱缘取,由取缘有,由有缘生,由生缘老死。
佛感悟篇:
佛陀也娶妻生子,也尝试过不食人间烟火的苦修,最终他吃饱了、入定了,才参悟成佛的。佛想告诉世人,他掌握了世间万物的规律,他看到了生生死死的轮回。觉悟了的他不藏私,慈悲为怀,四十多年身体力行,奔走相告,努力向世人分享:人生不过一段,修行就在凡间。
相信了,人生就是修行;觉悟了,就是佛;能帮助别人,就是菩萨。
佛陀灭度前说,有生必有死,勤进勿懈怠。看破了生死,却主张微笑面对,给人力量和温暖。
佛是正能量的。
一部260字的心经,总结成一个字,就是空。佛陀既经历了凡人的劫,而又突破了凡人的劫。在他眼里,个体生命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前因今果,今因后果。如此说来,我们凡人所要经历的,喜也罢痛也罢,都是劫,何不平静看待?
佛的境界是宽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