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题记
我从小就对体育没什么自信,自然也没有兴趣。
三年级时,被逼着硬是去参加了个八百米赛跑。。大家都说“反正是‘凑数’的,拿不到名次也没关系。”但他们毕竟只是看客,真正要去做的只有我自己。只记得我到达终点的时候,裁判员正准备吹第二组的哨,诧异地看着我:“怎么还有一个人?”由此看来,大概是倒数第一吧。不可避免的,迎来了嘲讽与讥笑。之所以说是“自卑”,因为只有自己知道。自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参加过体育方面的比赛,或者说是,不愿意参加任何在人前的比赛。
初二,因为班上一名运动健将转学走了,剩下的女生人又不够,于是我又被逼着参加了跳高和百米赛跑。伴随着一声枪响,我旁边的运动员都健步如飞,我有一种想追却追不上的无力感。好在一百米的时间很短,所以很快就结束了。很庆幸,终点有等待我的同学们和老师,没有小学时候那么难过,但终究还是开心不起来的。
后来我参加的项目结束了,就去给班上其他运动员们加油打气。我渐渐发现,其实有些同学也不是很擅长体育,但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力发挥了。有个同学和我一样,是被拉来“凑数”的。比赛结束后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呢?明明知道没法拿奖的。”“是啊,但我想着,既然参加了,总要为自己留下点什么吧。”留下点什么呢?对我来说,也许便是赛道上肆意挥洒的汗水吧。
我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不擅长的领域,自然也有擅长之处。我虽然体育不好,但我在其他方面也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每个人都是这样。
当我们叩问“我是谁”这个命题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追问“我不同于他人的特质何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我们称之为“个性”。我可以不愿唱歌,但我热爱书画;我可以对跳舞不感兴趣,但我喜欢摄影;我可以学不好历史,但我为数学而狂。
卡尔萨根说:“我们DNA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还有我们吃掉的东西里的碳元素,都是曾经大爆炸时的万千星辰散落后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