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定义: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缺乏效能,或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但孩子们发生不良行为时,不应只关注表面现象,更要探究背后的真正原因,很多孩子行为不当时是因为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没有得到需要,如孩子累了,或者饿了。

不良行为背后的四种原因:

1 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是因为他感觉自己不被重视,缺乏归属感,只有得到特别的服务我才有归属感,只有让别人围着我转,我才是最重要的。

解决方式: 可以和孩子共同参加一个任务,并且默默的爱抚孩子,让他知道自己是被关注的,

2  寻求权利:  只有当我说了算,你要听我的,我才有归属感。

解决方式: 要坚定和善,撤离冲突,引导孩子把权利应用在积极的方面,和孩子一起制定日常惯例,让惯例说了算,并提供有限制的选择,同时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的。

3 报复: 我没有归属感,受到伤害就要以牙还牙,反正没有人疼爱我。

解决方式:处理受伤的感觉,你一定觉得受到了伤害,能和我谈一下吗?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并且要注意倾听。要让孩子明白我是爱你的。

4 自暴自弃: 我很无助,也很无能,怎么做都做不好,那就破罐子破摔吧。

解决方式 :表达信任,多用鼓励的言语,重新塑造自信,肯定孩子任何一点点积极的努力,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要放弃。把大目标设置成孩子可以达成的小目标,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会孩子技能,并示范应该怎样去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