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天气又冷了些。
睡梦中听到敲木鱼的声音,“叮咚,叮咚,叮咚”。等睡意淡去了些,才意识到,原来是窗外的雨,落在瓦片上发出的声音。
杭州的冬,又湿冷了一些。
我是喜欢雨天的,一年四季的雨,都是喜欢的。尤其是在下雨的周末,可以静静的看着窗外的雨,一滴滴落下,一声声碎裂。
古人说下雨,有时不叫下雨,叫“落雨”。古人造词实在精妙,单是一个“落”字,就写出了“雨”降时,划坠人间的接连不断,成珠成串。
落过雨的西湖,一定是有着黛青色的美。
去走走西湖吧,看看天青色,任烟雨随风飘摇。
上了车,下了车。与卷起北山街上梧桐叶的风,遇了个正着。
风是潮冷的,带着从西湖升起的水汽,丝丝缕缕钻进从脖子处露出的缝隙里。
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随即裹紧了棉衣,扣上帽子,向前走去。
人,总是因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要出来走走。即便是在冬季寒冷的雨后。
散步,乘船,跑步,聊天,随便看看。每个人来西湖的目的都不相同,但在这样的一个冬日里,每个人都因着各自的目的,有了擦肩而过的相逢。
什么是缘分呢?大概是你行你的路,我过我的桥,在某一次的自由选择里,产生了一个价值追求或偏好相似的交点,路遇上了桥。
所以,缘分是一种自由选择后的随机结果。但这样的随机里,也包含着一个人过往的偏好,兴趣,关系网络,价值选择等等之类,与另一个人的偏好,兴趣,关系网络,价值选择的连接与共鸣。
行至西湖的孤山。
有人说,孤山不孤。这话倒是没错的。白天的孤山,总是游人如织,十分的热闹。
但这话也稍有些不妥。尤其是在冬季,灰蒙蒙的雾气环绕着孤山,仿佛给孤山蒙上了一层隔纱。站在远处去看,孤山更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木船,在西湖水的波纹里,遥对宝石山,诉说着陈年旧事。
走着走着,抬头去看天,“嚯”,一树的寒梅开了花。淡黄色的花瓣,透着通透的光感,在寒风里直挺挺地向着天空,舒展着尖尖的头。
当腊梅开花时,也就意味着冬天已经过半,往后的一些日子要交给三月的樱花,六月的蔷薇,十月的枫叶,以及芸芸众生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