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的责任感

   《影响力》


 给予是一种责任,接受是一种责任,偿还也是一种责任。虽然回报的责任感构成了互惠原理的本质,但互惠原理之所以那么容易被人利用,却还是因为上面提到的接受的责任感。接受的责任感不仅削弱了我们选择施恩者的能力,而且还把这种权力交到了其他人的手中。

 当别人给予我们某种好处我们“接受”时,不管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那么问题就来了,不是有句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嘛,那么这时你就会有一种负罪感,不管你接受了别人多少,只要别人提出要求你就会无条件答应,只因你曾经接受过他的帮助或者是恩惠。

 其实渐渐的,从这本书发现很多人性的东西,因为想做个好人,不想被别人说成忘恩负义所以我们接受别人的给予的同时也在拼命付出着。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还是需要靠自己,少去接受别人的给予,因为并不是每一个给予背后都是单纯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但是好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恩惠出于真心还是别有用心。有可能我们永远都享受不到那些从未打算借互惠原理占便宜的人所给予我们的恩惠。

 学会自控,学会察言观色,学会自我判断,学会适当拒绝……因为这些都可以抵挡我们接受别有用心的恩惠,减少对自己的一些伤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互惠一个古老的原则:给予,索取……再索取 付每一笔债务,就像上帝开的账单一样。——拉尔夫·沃都·爱默生几年前,一位...
    鸭梨山大哎阅读 5,299评论 0 4
  • 本书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全球知名说服力研究的权威。他倾注一生研究影响力,把顺从心理学的观点...
    惜她阅读 5,451评论 0 2
  • 1.1本书导读 《影响力》原书共286页,27万字,拆解版2.5万字,你只需要1.5个小时就能读完整本书。 本书作...
    贾里阅读 6,311评论 0 4
  • 日念家人一好处,念力加持享幸福! 【念爱人好】我生病的时候,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给我力量与勇气! 【念自己好】睡觉是...
    风潇潇blj阅读 832评论 0 0
  • 一直以来,我都想去流浪,我不知道我的漂泊感从何而来,直到我看到了这个词,归属感,我明白了,原来我是没有归属感。 ...
    我把摇滚醉成诗阅读 3,2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