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唐代王维的一首诗,描写了秋季雨后初晴的傍晚,山村的旖旎风光。雨后微凉,明月透过松林洒落斑驳之影,泉水叮咚在石上流淌。“明月松间”、“清泉”、“空山”,简单的词语交代出时间、地点、人物,一副岁月静好的画面跃然眼前。
此书作者把素材分两类:直接素材(感官能感知的一切事物)和间接素材(读书笔记和快速查询到的资料)。
生活中的大量素材都属于直接素材,只要发动我们的感官去感知,就能发现有用的素材。
一、用眼睛观察
具体观察什么?
1、观察主体(人物)
人物的外貌特征、穿着打扮、行为举止。
2、观察环境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
3、看身体语言
细微的身体语言往往传达出大量信息。
本书中谈到国外的一种写作方法:照片法,就是把眼睛视为照相机,把此情此景记下来,印在脑中。
个人认为这里的“照片法”可理解为“连拍”,每张照片不是独立存在的,各画面之间具有连续性和关联性,像摄像机一样是连续画面。
照片法是记录细节的方法,特别注意三点:1、拍下所有细节,进行完整的情景重现;
2、抓住最亮眼的部分;
3、融入个人的感受。
二、用耳朵听
通过听觉可收集两方面素材:
1、周围环境的声音:汽车开动的声音、动物的鸣叫、音乐、说话的声音、流水声……有些声音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作者提供了训练耳朵的方法。
这里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刻意去用耳朵辨识声音,具体做法是:任选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可以是喧闹的大街,也可以是夜深人静时候的房间。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去听周遭的声音,每抓住一个就顺着这个声音去找,并记录下声音的内容,然后忽略原来的声音,再转入下一个,去听、去记录。如此往复,记录下所有这个环境里的声音。
2、听到某声音产生某种感受,有感而发。
国外广告语:让人流口水的不是牛排,而是煎牛排时的吱吱声。这则广告中的吱吱声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引发人的食欲,使人记忆深刻。
同样的声音,在不同的环境和情绪作用下,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听到除夕夜放鞭炮的声音,有人想到团圆、幸福,有人想到孤独、伤感。文字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文字组合,产生不同的效果。
书中给出的训练对声音的感受的方法举例如下:
三、用鼻子闻,用舌头品
作者认为鼻和舌都是直通内心感受的,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素材。
央视一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食物入手,写到人、家乡、故土、亲情,最终落脚在人与食物、人与人的关系上。它从视觉吸引观众,调动鼻、舌,以及全身的感受,激发出观众对故乡、亲情的特殊感受。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四、用身体感知,用意念关照
身与意和前面三点(眼、耳、鼻、舌)最大的不同,是前面三点更多体现感受,身与意则更深一层,强调由感知到想法的思维过程,涉及到人的感知和情绪。
书中引用作家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为例:
行人熙熙攘攘,周遭的世界繁闹而虚空。我肩负着与这世界毫无干系的沉重,和与这世界毫无干系的轻松,走着、走着。明白了除了血肉相连的妈,不管你活、你死、你乐、你哭……你和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其实毫无干系。没有,走遍王府井的食品商店都没有原装的“力多精”。香港造的口感和原装的口感就是不一样。没有那么沙口,也没那么容易冲化,看来还得到和平里去。在我办得到的情况下,我愿尽力给妈提供最好的服务。
这段文字写到她去给母亲买东西的感知,使读者感受到她的情绪。
如果用类似悲伤、痛苦的形容词来描写她的情绪后是什么效果?烂大街的词语,很普通,很一般,对不对?
如果改成上面的写法,又是什么效果?人物、细节、环境,都是为作者的情绪服务的,看似简单的描述,带给读者画面感,更能打动读者。
用身与意积累素材的最简便方法就是倾诉。倾诉不需要固定格式,不需要固定地点,随时随地可以倾诉,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当无数积累下的倾诉碎片整理起来,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生活是一座宝库,处处都是素材,调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勤加练习,它们会帮助你发现更多素材。
【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