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实用技能型的书籍因为作者在写书的过程中多少会帮助读者梳理全书的结构和逻辑,所以读者在做读书笔记时便更容易把好全书脉络,因此此类书籍大多采用议论文的形式,对作者的观点不断进行论证。读者可以带着空杯心态去读这类书,汲取书籍的营养。
文化类书籍的“脉相”与实用技能型书籍相比便显得“天马行空”。作者或许会此处引用一段经典,彼岸介绍一个故事,还要道出主观的观点和感悟。如果想要和作者产生深度的共鸣便对读者知识库储备,情感,价值观等要求更高。
我是一个读书不多且结构型理性思考的人,但第一篇读书笔记却选择了蒋勋先生讲解中国艺术发展的《美的沉思》,这完全是因为被它的题词——因为“美”,我们便可以继续前行——吸引。
在物质膨胀的现在,在众人吐槽的如今,在审美匮乏的年代,我们或许在追求成功的同时可以慢下脚步来欣赏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欣欣向荣的艺术,发现美,体会美。如蒋勋先生所说:我梦想的自由其实是审美上的自由,因为“美”,我们便可以继续前行。
【蒋勋先生】
蒋勋先生1947年出生于西安,战后和许多人一样去了台湾成为新“台北人”。他的作品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认为人无完人,任何人所知的不是所有可知的,现有可知的也非对错的。作为读者我们尊重作者的文字和思想,至于对于作品的判断完全是由自己掌控。
《美的沉思》
简单来说,这是一本展示“华夏美”的华夏艺术浓缩史。全书共18章,前13章讲解华夏艺术发展过程,通过典型的艺术作品向读者讲解华夏民族对于“美”的认识和发展过程。从实用器到巫术祭祀,再到以人为本,最后幻化为一幅幅意境深刻的空白水墨;这是一条华夏民族价值观的链条,一环扣一环。
与全球几大古文明一样,华夏文明也是由生存开始,艺术在那个时期体现为“实用器”,从岩石和泥土中开始美的一切故事。在偶然的一次户外狩猎中将石头和树枝捆绑一起制作出了石斧,或许在户外采摘接触到了色彩,一件粗糙的石器经过一代代人的抚摸变地如“玉”般细致。
在生存艰难的时代,人尚可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我想大概对“美”的欣赏权利就如“笑”一样是人类的专属特权,因为 关于“美”的一切是人人平等,是不分贫富贵贱的,是自由主观的。人可以觉得一朵路边的野花美不胜收;也可以认为博物馆珍品完美无瑕。你眼中,心中,脑海中的“美”就像是你的学问一样专属于你自己。
中国人爱“泥土”。瓷器在中国艺术界占据半壁江山;我们说故乡可以是“故土”;游子外出,母亲会捧一把家乡的“土”给子女寓意去到他乡不会“水土不服”;我判断这与中国人先进的农耕文明大有关系,安居乐业后泥土打造的陶器便兴盛起来。
因为安居乐业,华夏民族最初在陶器上创造了用眼看到的几何纹饰。有趣的是,在中国几何图形行程了我们的文字,线条形成我们艺术表现的重点;反观西方,线条成为了他们的文字,而几何确成为他们艺术表现形式,并至今仍影响他们思考和认知世界的方法。
为什么在当代的中国我们的设计,艺术,审美,娱乐等方面均无法像与我们有着悠久关系的日本一样在世界艺术舞台上赢得一席之地,我想大概和自清末以来我们一直还处于不断思考、反思、追求、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忙着寻找出路,忙着赶路,却忘记了去看看那每天的日出日落,去品味路上的沿途美景。那么,此刻我们是否可以暂时放下 “左顾右盼”地去瞅一瞅呢?
纵观全球艺术作品,人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题材,埃及人面狮身像,希腊的雕塑,欧洲的人像油画等等以人为中心的作品。但在华夏艺术中,人像题材的作品出现地晚且少而不精,直到盛唐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如《簪花仕女图》之类的优秀人像作品。
一方面,西方哲学思想强调个人主义,以人为中心,而华夏提倡的是“宗族”、“祠堂”、“老乡”“人多力量大”“团结才有力量”等集体为重的核心思想;另外,在华夏民族认知当中,人像更多用于祭祀。
对于“个人主义”或者“集体为重”孰好孰坏我个人认为没有一概的定论。人类发展的历程没有一个既定的公式和规则,正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让探索的世界充满了各种惊喜,或许造就一个美丽的故事,也许促动一件惊动的事件……但最终我们一定是朝着“美好”的曙光往前走。
最后,谈一谈中国的水墨画,当由盛唐炫丽的“唐三彩”到宋代的“黑白”;从人物到山水;从充盈到空白,从浓墨重彩到云淡风轻……到了宋代水墨艺术作品达到史无前例的顶峰,至今也未被超越。这不禁让我想到近几年推崇的“极简”品质,当物质充足的时候我们在思考究竟需要的是些什么?哪些才是一生当中让我们感觉美好的事物?
不论如何,你意识或不在意,“美”的脚步不会停歇。因为“美”,我们便可以继续前行。
P.S. 这本书大概是一年前读完的,而且对于艺术,作者知之甚浅,观点不一定正确,一篇短短的读书笔记记录,希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