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十而立,可那阵,我还立不起来。32岁,算是我人生的分水岭。过往的每一天,被繁杂的生活和繁琐的工作鞭打,打醒了大脑,唤醒了意识。
一直以来,我长的比较凶,眼睛瞪一下仿佛会掉出来似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里,我对男生很凶。记得上幼儿园,调皮点的男孩,谁要是敢扯我头发,我立马追着打回去;上小学向老师告状;上初中,把不遵守纪律男同学的铅笔盒从3楼窗户扔下去。这都是毕业后别人告诉我的壮举,所以我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嗯!当时,我认为凶一点,是一种自我保护。起码不用被不怀好意的男生骚扰。
上大学了,我老公追我,我跟他做思想工作:我认为学生的使命是学习,现在好好学习,等毕业了再谈恋爱。他立马反驳我:照你的逻辑,毕业了应该好好工作,工作了好好上班……一辈子都不应该谈恋爱啊。我当时傻了,咦?他说的,好像对哦!
我稀里糊涂的有了男朋友。工科生作业多,每天傍晚,我都去自习,他为了体现是“男朋友”,被迫跟着我自习。周末就一起看场电影,人生就是相互影响,关键看大家怎么影响。不知不觉,毫无压力,大学毕业,我考研失利只好去工作,他作为陪考者顺利考上研究生,继续在学校“缓刑”三年。
工作环境不比学校单纯,我们时常通个电话保持思想同步。我述说的多是工作中的委屈、不适,他聊的是顾及学习之后又去了哪里徒步、露营。他经常开导我的不满意和小困惑。三年后,他来到我工作的城市,一起边工作边玩儿。
我开始“指导”他刚参加工作的注意事项,他不屑我对工作中小事的抱怨。我们意见不同、时常争吵,从无话不说演变到无话可说。面对世界,就像一杯水,盯住空的部分哭,满的部分笑。好在,我们没有越走越远,没有走散。由于家庭的变故,我们快速结婚。婚后并没有停止争吵,每天他排斥回家,我抱怨加重,各种小事都是挑起过敏爆发的由头。貌合神离,是当时我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最典型的事件,是在度蜜月的小岛上,我深夜发飙。年轻,总归涉世未深,不懂事。没有自我剖析,就没有成长。
爱抱怨、爱指责,这就是年轻时代我干的最拿手的事儿。
30岁,我当了妈妈,却不知道如何当好妈妈。任何接近我的人都会被我挑剔。婆婆来帮我带孩子,婆媳矛盾,不可避免。吵累了,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我开始觉察到自己的问题。未来,我靠什么影响我的孩子呢?这是当时思考最多的问题。困惑、沮丧、迷茫、不知所措,没有答案。我的任性和抱怨已经让家人不能呼吸,我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
有一天,我和他聊天。他对我说:你想不想60岁变成我妈那样?我嗤之以鼻说,绝对不会。他说:那好,30岁的你和60岁的她一般见识,这代表目前你俩水平是一样的,那么当你60岁时可能就是现在看到的她。
我不说话了。对啊,完全有可能啊,我这么看不上婆婆的一些做法,天天眼睛盯着她没做好的事,等我60岁,还没她现在强呢。我凭什么总是指责他人?!
时间是一个帮助人们记忆的刻度,也是一个帮助人蜕变的见证者。人要先爱自己,才会有人来爱你。从知道到做到,我花了2年时间练习。
32岁,我变了一个人。把抱怨和指责弄丢了。
参加跑团、自发练习、周末爬山,“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当自我满足足够多的时候,才可能把爱分享给他人,才能散发出爱的光芒。
35岁,我学会温柔。把小时候那个面露凶相的小女孩弄丢了。
分清楚自我和他人的界限,接受人的认知有无限的差异,更加无为地处理,专注在自己的功课上,会比较容易单纯快乐。人生的旅程很长,我们往前的走的时候,不必如履薄冰,只要珍惜眼前,珍惜缘分,善待自己和他人。
把一切交给时间。非岁月不可。
感谢我的老公,他是陪伴我成年后成长的重要伙伴。愿我们继续携手、快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