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开示// 放下并非放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放下并非放弃,人生如何放下?

佛法讲“万缘放下”,放下难道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吗?这个问题其实在佛门当中倒蛮普遍的。有很多人就是在搞放弃,然后美其名曰“放下”;就是逃跑、逃避、不负责任。学佛学出病了,不是真正的佛法所讲的。

当然真正要放下,我们凡夫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总会有牵挂,所以我们的着力点倒不是怎样做到放下。

打一个比方,比如说一面镜子在这,男人来了照男人,女人来了照女人;成人来了照成人,孩子来了照孩子;狗来照狗,鸡来照鸡。这一面镜子它就是“放下”的,它没有说“哎呀,我刚才照那小孩跑哪啦?我就要照他,不照别人”,它没有牵挂,来什么照什么,不来它也无所谓,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你一来它立即就反映,这就是“放下”的状态。

那么,什么叫放弃呢?

它一定要照个什么,结果没来,一生气把镜子给打破了,不照了,或者把镜子给蒙上,用油漆给它一涂,这就是放弃。

如果我们能够心如明镜,来者不拒,去者不追——这个我们很难做到,我们往往都是没有来就盼望、想,离开了就又在追忆;或者不喜欢的,人家来了就要拒绝。那都不是镜子本来的状态,而是格外加了情绪、情感的作用,达不到目的就撒泼,就放弃。当然,我们凡夫很难做到如同明镜一般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放下。

以净土宗来说,我们的放下,是有一个拜托的对象,把一切拜托给阿弥陀佛;尤其生死这件大事,无穷劫来轮回,业力的痛苦,这一切都放到阿弥陀佛的肩上。

阿弥陀佛是艘大愿船,那我们这些拉拉杂杂的东西、业力,放哪里啊?放下得有地方放啊,我们只能放到弥陀慈悲的大愿船上,我们所有身心的业力,就乘托佛的愿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多少能够体会人生放下的一种滋味,轻松自在。我们无始劫来的罪业,有地方放下了,就腾出了双手,多少也可以帮助周围有缘的人。不然的话,你自己都痛苦着呢,身心疲惫,无量劫的罪业往哪里放?

所以《无量寿经》说“荷负群生,为之重担”,阿弥陀佛说“我帮你扛起来、背起来,把你的担子挑起来”,那我们当然就要给他了,给阿弥陀佛。

所以,放下不是自己放弃,是任凭弥陀的救度,多念阿弥陀佛名号,由此我们的心得到歇息,得到疏解,得到舒缓。

那么,“弥陀如何为我,我也多少奉献爱心给周围有缘的人”,这人生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想尽孝,可是父母不在了,回忆父母在的时候,种种不孝的心行,心中追悔莫及。那怎么办?把父母托给阿弥陀佛,念佛回向给父母,这就是放下;不然心总在那里牵挂。

放哪里?放在弥陀的慈悲里。

孩子不听话,千方百计地劝说,软硬兼施都不管用,那又怎么办?心里牵挂呀!也是念佛回向,希望阿弥陀佛能够对他有所帮助,这也放给阿弥陀佛。甚至心里种种的亏欠、不安,所有这一切,我们都念佛,任凭弥陀救助我们,否则我们毫无气力。

人在这个世间,总之是来还债、酬偿,所以“尽人事、听佛命”吧。

就是尽到我们人事该做的分,随缘尽分去做,剩下的就任凭因缘,任凭弥陀的调化,这是一般的人生态度,这样就可以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打卡,计划早上七点半起床,多赖床十五分钟总算还是起了,吃起了这个冬天最早的一次早餐,八点半前,呵呵🤭,之前的生活...
    PennyBu阅读 119评论 0 0
  • 1. “容易发怒的意思就是:别人做了蠢事,然后我们代替他们,表现出笨蛋的样子。” ——蔡康永 做...
    无点有感阅读 380评论 0 3
  • 凌晨两点的时候 窗外漆黑一片 一滴星也没有 灯光暗黄像块蒙了纱的琥珀 这夜空里的烟,一缕一缕 飘忽,缠绕住那盏灯 ...
    梅小言阅读 166评论 0 2
  • 关键词:喜糖 点心 海苔 高楼 瓜子 这天,肖肖提着一些点心和喜糖来到办公室。当她把喜糖和点心分发给同事时,说:“...
    蒲公英71cc阅读 3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