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K9064次列车从衡阳离开时,就已经晚点了两个小时。
那趟列车是老式的绿皮火车,没有空调,有着那种需要两手同时按住按键才能抬起或落下的车窗。因而在那个夏夜里,只有在列车哐当哐当行进时,车厢中才会有些许凉意,来安抚各处角落里此消彼长的鼾声。
或许这两日爬山爬得太累了,同同一上车就倒在卧铺上睡着了。而那趟列车的闷热却让我煎熬了许久,不过车过了株洲,人也便昏昏沉沉地睡下了。只是那种睡,也是仅浮于表面的敷衍,每次火车到站,就总被上下车的喧嚣给唤得清醒一些,等着安静下来才能再沉下去。
那趟列车停靠站还很多,走不了多久就得停下来歇歇。那一晚它在湖南转了三分之二的圈圈,从衡阳到长沙,再到常德、张家界,最后到达我们要去的吉首。
车到长沙时,停了很长时间。两位车站工作人员就在车窗下闲聊,他们说话声音按说是不大的,只那夜很寂寞,因而也被梦境中沉浮的我听去了许多隐私,有关于夫妻关系的,有关于孩子上学的,有关于领导私德的,有关于丈母娘不公的,似乎在那个闷死人的午夜,我与他们一道在长沙真切地生活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这次湖南之行,走了湖南许多城市,但却没去到省会长沙,只在火车上与它有过两次交集。要说对那个城市的感受,倒也真是有那么一点点,那个城市怎么就那么热,都过了午夜,也没点点凉意来拯救它。后来列车开动起来,远离了那两位闲聊着的真切生活,窗外终于进来些许清凉的风,我的睡意也便又可以绵延开来。
第二天醒来时,天光已然大亮,同同早起了,静静地坐在床边看着窗外风景。我打了个激灵,找出表看时间,是六点钟,按时刻表上的时间,列车这时应该已经到吉首了。而这趟列车,有着无须时刻表督促的自由,它如今依旧哐当哐当地自由行进在一个晨雾缭绕的山谷中。经过一夜的行军,火车已经从湖南东部的浅山丘陵和洞庭湖南岸的平原地带,来到了湘西的武陵山中。
没多久,列车到站张家界,它又可以好好歇上一段时间了。我和同同一起愣愣地看着窗外,我对那个小孩说,“我们两天后还会来到这里”,同同问我,这里有什么?我说,有山,同同警觉地问,“还要爬山吗”?我狡黠地回答他,“与衡山相比,那山相当于没有啦”。
列车晚点三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吉首。
吉首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也是一个不大的县城。本想在这个县城里找个吃米粉的地方,来喂饱那两个咕噜噜叫着的肚子,但没想到吉首长途车站,竟在火车站的一侧,刚在那里买了去凤凰的车票,站在一旁的司机就督促我们要发车了。如此,我们便随着他匆匆忙忙又稀里糊涂地上了那辆大巴车,离开了这个刚刚落脚还未吃到一口米粉的小城。
02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凤凰.
我们在沱江大桥旁下的车,刚一下车,一位卖地图的大叔就熟练地把一张手绘地图塞进了那个小孩的手里。当我还在转向着分辨东南西北时,同同已像得了宝似的,挥舞着地图与那个大叔一道,冲着我傻笑。
买了那张地图后,同同便拿着它认真寻找我们入住的宾馆。那个宾馆叫做金水桥宾馆,这名字老大气了,门前有着天安门前同名的桥。但凤凰是个旅游热点城市,最不缺的就是宾馆和酒店,地图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它们的名字。同同有些小聪明,他说河上一定有座金水桥。我们就捋着沱江去找那座金水桥,果不其然,我们很快就找到了那座桥,也找到了桥旁的宾馆。
在那家宾馆的三楼,同同见到了几日不见的妈妈。我们是早几日来到湖南的,先去了岳阳游了洞庭、又去了衡阳爬了衡山。波不愿辛苦,美其名曰辛苦这段男子汉们自己享用,她偷懒直接去了温柔的凤凰,等我们。
她选的地方很不错,是个江景房。她说看了攻略,凤凰沱江两岸选房要避开核心景区,否则会吵得很。那房间有凉台,能直面白云和青山,当然还有白云和青山下静静淌着的沱江,以及沱江两岸被吊脚楼风格建筑所装扮的凤凰古城。
凉台上有藤编的座椅和茶几,一个吊篮藤椅更是深得同同喜爱。那个小家伙一来,就猫儿一样懒在那个吊篮里,晃悠着再不出来。波在一旁心疼儿子,“我一猜你就喜欢,懒懒地坐在这里,看着风景不也挺好的,非要去爬山,瞧把我儿子累得,跟个小黑猴子一样”。
在“好吃懒做”上,这娘儿俩向来是一条心的。如果我现在说,来到凤凰了,咱们赶紧去城里转转吧,那娘儿俩保证会说,再歇歇,看看这青山绿水,不也是旅游吗?
不过能打败“懒坐”的,还得是“好吃”。
“诶呀,这都快中午了,咱们吃点啥呢?你儿子一早竟赶路了,连口热粥也没喝上一口呢。”
“啊,为了省点钱,你爸都不给你吃饭了。儿子,这里的石锅鱼特别棒,妈带你去。”
这招挺灵,不出一刻钟,我们就已经坐在江边的一家小菜馆里,等待着石锅鱼上桌了。
石锅鱼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石锅,是一整块花岗岩岩石凿成的双耳石锅,鱼,据老板说是本地黑鱼,三斤左右,切成大块鱼片。那锅咕嘟咕嘟翻腾着热气端上来,放在桌上的一个陶瓷小炉上。石锅的保温再加上小炉的加热,让那菜一直咕嘟咕嘟地翻滚着,其间的鱼片也散着鲜香,让人不觉胃口大开。
我在小店墙上看到这道菜的介绍,说了些康熙年间的传说,以兹证明历史悠久。波早一天到的凤凰,已经对这里的饮食做了摸底。她说这里的菜馆大都打着石锅鱼的招牌,似乎这菜也写在了湘西的历史里。
然而说来好笑,我读湘西才子沈从文的著作,从未见他提过石锅鱼的记录,《湘行散记》中没有,《边城》中没有,《从文自传》中也没有。沈才子的书中提到过许多湘西美食,他从军时也常常兼职做大厨。在他的《从文自传》中,倒是数次提到过炖狗肉,他给上司做这道菜,得到了夸奖。他也与铁匠朋友们“蹲成一团,围到一大钵狗肉,各人用小土碗喝酒”,喝得开心了,大家一道,光着身子跳到铁匠铺后边的小河里,闹一阵,“大家哈哈笑个半天”。
我问那菜馆的老板,湘西这里还吃狗肉吗?老板和我说,这里也有狗肉锅,不过现在吃狗肉的顾客不多了。
“这里靠水吃水吗,还得以鱼为主”,老板如是说,不过也有道理。
沈才子在《长河》中说,“吃鱼吃虾——吃水上饭”是“水上人”的生活,那样的生活“事实且同鱼虾一样,无拘无管各处漂泊”。我们旅行者也在做着远离自己生活的短暂漂泊,既然到了亲水的凤凰,那就在这里,过上两天“靠水吃水”的生活吧。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