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注意力,4个方法教你快速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父母抱怨自己孩子注意力老是不集中,让他能够专注的完成一件事很难。

网上就有位妈妈抱怨:

儿子六岁半,今年上一年级了。

现上学几天,个个老师都记住了他,老师说他读写能力还可以,沟通能力也行。

但注意力这块实在是太糟糕了。

比如说上课了,老师说几遍没听懂,非要老师走到他面前重复才行。

做游戏时,到他那里就卡壳了,全班小朋友都哄笑他。

中午吃饭了,老师让小朋友排队领饭,他不去领,等小朋友快吃完了他才说老师我没有饭吃。

吃完饭,老师让小朋友把剩下的饭菜到在一个桶里,再把碗放在指定的地方。

全班的小朋友都照做了,他却茫然不知所措,有次老师干脆记他直接还到食堂去。

班主任建议让他去医院看下,是不是心理方面的疾病。

如果老是上课提醒他,其他的小朋友就会笑话他,他的自尊心会受到打击,从此更加不爱学习。

儿子现在不想去学校,不想学习,愁死了。

其实在早期教育专家看来,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源其实是专注力不够。

所谓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

对孩子来说,注意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1

注意力不足危害一生

学校的欺凌霸王

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或打架,出现暴力倾向,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

不听从爸爸妈妈或老师的话。

很容易被众多新鲜的刺激所吸引,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差。

他们往往无法遵守规范和指令,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学习成绩差

注意力集中时间段,容易分心散漫。

作业拖沓、学习时易走神、发呆、被无关事情吸引,导致学习费时、效率低下。

即使考试前书念得很熟,考试时却会因分神而记不起来或写错等,严重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

有暴力倾向

孩子无法完成有结构性或有目标的活动,如家务、作业等。

有时在无特别原因的情况下,会有非常愤怒的倾向。

自卑

注意力不足多动的学生很容易被定位为问题儿童。

同时也因无法充分地发挥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对学业的兴趣。

由于自信心不够强,常常会引起各种问题与行为,最后会感到被孤立。

因长期地环境不适应与经历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

2

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

每次只提供1到2个玩具

很多父母恨不得把全部玩具都搬出来,看到孩子喜欢的也一并买了!

殊不知,太多的选择,导致了孩子玩一个玩具没多久,又换一个玩具。

长期如此,孩子就很难形成对某件物体持久关注的能力。

所以,每次,只提供一到两个玩具就可以了。

当孩子玩得有点不耐烦时,大人也不要急着给他换玩具,而是尽量启发孩子换多种玩法。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对同一玩具的持久兴趣,提高注意力。

不要打扰孩子做事情

当孩子专注于某一项活动的时候,如果一会儿叫他喝水,一会儿让他吃零食。

他的活动经常被打断,他就会感到不耐烦,甚至觉得这些活动不好玩。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孩子玩之前,先对他进行生活的照料。

等他的生理需要都满足了再开始活动。

一旦孩子开始专注某个活动的时候,就轻易不要打断他。

有个母亲就是在孩子专注拼拼图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去吃饭,不惜弄乱了孩子的拼图。

结果导致孩子后来越来越无法专注于一件事。

跟孩子玩一些游戏

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游戏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着某个点和物体看上几分钟就可以了。

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

如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走迷宫,找错误,找异同,比大小、长短等等。

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

孩子成功后可以给予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一次只做一件事

如果孩子在吃饭,就让他认认真真把饭吃完。

千万不要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饭而让他养成边吃饭边玩玩具或看电视的习惯。

这样做,既不利于消化吸收,更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习惯的养成,是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这些看似都是一些小问题,但是,小问题堆积起来,就会变成大问题。

有句话说得很对,孩子的问题都不出自孩子的身上,而是出自大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