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众》是鲁迅先生《彷徨》中的一篇,画面感极强,可当作现成的剧本来看。接下来,我将浅谈鲁迅先生在这出“剧”上运用的“拍摄手法”。
看客司空见惯,然而如何写得准确、精彩、深刻是一个难题。这篇文章的成功得益于鲁迅先生对于看客场景的蒙太奇展现。多种镜头的交替使用,层次分明,现场感强,读者才生发出如此新鲜、真实、强烈的感受。
首先是空镜,一段夏日景物的描绘。从路到树抬高镜头,加上对狗及乌鸦的特写,热浪已然朝读者汹涌而来,酷热寂静的夏日已经刻画完毕。突然出现“铜盏相击的声音”,以声衬静,而向远处拉镜头时可以看到车夫在“默默地前奔”。这一段环境的展示简洁明了,使人如临其境,已处在闷热烦躁的情绪当中了。
全景镜头摄取孩子,移镜头到他身边的馒头包子,孩子有气无力地叫卖,延续了空镜中的氛围,但下一幕发生了变化。“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一个扫摇镜头,我们的目光已然随着孩子飞到下一个场景。从孩子的角度看来,“站定了两个人”,对于这两个人,鲁迅先生也做了一番描绘,很明快地交代了一警一囚的身份。胖孩子与囚犯眼神交会的细节当作中近景处理,再拉近,“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写着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字”。
然而镜头突然拉远,全景之下,我们突然意识到“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而后,鲁迅先生开始了对于看客的移动镜头的中近景描摹,有“秃头的老头子”,有“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还有后排的伸进“两个脖子之间”的脑袋。
至此,示众已经点题,故事的叙述才刚刚开始。
近景捕捉老头子弯腰读字的动作。语言的含糊具有一定的讽刺效果。接着镜头回到胖孩子身上,继续从小孩子的视角,凑近看秃头,滑稽可笑。镜头转到一位老妈子身上,秃头居然“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至此,老少男女都已登场,即意味着鲁迅先生对于看客的批评已不局限于某一类人群,而具有全民性。
又是一个摇扫镜头,另一个小学生凑上来看热闹。这个描写很关键,它事实上说明了连孩子也从小就有的好群集看热闹的个性,讽刺性更强,反映深刻。接下来镜头化作小学生的眼睛,以仰视的角度拍摄下一段剧情,看着“蓝腰裤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背脊,背脊上还有汗正在流下来”,生动可感,引人发笑。
随着“屁股向右一歪”,小学生钻不出,镜头由一片漆黑切至“巡警的刀”,眼见着小学生从“巡警的刀旁边钻出来,他诧异地四顾”,此时镜头跟着小学生的视线移动拍摄。两个孩童的互动作为近景,反映出了不明就里的可笑。胖小孩掉转头时,看到红鼻子胖大汉的“奶子四近有几枝很长的毫毛”,此为特写,更令人捧腹。
出现了一个工人请教秃头。秃头不回答却只盯着工人看,于是所有人都盯着秃头看。此为全景,是第一次看客的集中展示,而后的细节刻画更是精彩入神,工人被盯得“局促”,长子“弯腰”又“站直”,人们又“竭力伸长了脖子”,一个瘦子“连嘴都张得很大”。巡警“将脚一提”,大家“赶紧都看他的脚”,长子又“弯了腰”,“即刻也就立直,擎起一支手来拚命搔头皮”。秃头“不高兴”,“双眉一锁”,又“去看白背心的新草帽”。这一段群像的展现,活灵活现,鲁迅先生首先从全局上刻画这一群人共有的特质:不知所以却热衷围观。
接着画面中的“暴雷似的一击”,音画同步,镜头中有一只胖臂膊,“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好快活!你妈的……”这一击调动了音画的氛围,意味着新矛盾的引发,新剧情的展开。随后大家就注意到有一个“更胖的胖脸”。胖孩子逃跑的镜头是晃动的,一直跟着胖孩子的动作而移动,此刻是对胖孩子近景的描绘,终于“推开”小学生,“冲出去了”,“小学生也返身跟出去了”。“吓,这孩子……”一段活跃的画面就此结束,画面与声音又重归平静。这出小闹剧的结束又开启了下一段看客群像的展现。
胖大汉,老妈子,车夫,“学生模样的头”,“满头油汗而粘着灰土的椭圆脸”,长子,秃头,巡警……又一段精细的群像刻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一圈看客,他们是看客的代表,有各个阶层之分。他们又是整个麻木愚弱的国民,不论性别年龄阶层,总要凑个热闹。至此,看客形象的展现已是纤毫毕现,鲁迅先生的特写镜头是最为精当的,准确简短而有力。
“好!”又有一声打破了这个画面,甚至动摇了看客。原来是或许别处有什么事可看,以至于“巡警和他牵着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接着大家竞相散开,这一段用近景而后全景镜头,刻画了看客群体解散的一幕,然而这解散是为了看“跌倒的车夫”。直到车夫拉车走,大家“惘惘然目送他”。至此,第二场看客群集也讲述完毕,较第一场简洁,然而它反映出的意义却是深刻的。它表明了看客心态并非一时兴起,偶然为之,而是根深蒂固,已成陋习的。鲁迅先生对第二场看客群集的安排可谓高明,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展示出了国人身上顽固的通病。看客事件的重复带来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也带来了更强烈的批判效果,发人深省。
最后又是空镜,回归于开头的夏景。然而已是不同。再拍那瞌睡的胖孩子作结,意味深长。为何落脚点为孩子呢?大概又有“救救孩子”之深味。
《示众》中的描写手法是较客观的,正如冷漠的摄像机记录下一切,而后经过鲁迅先生的裁剪,便拥有了极强的画面感。画面层次丰富,镜头远近合宜,节奏与氛围都恰到好处,主旨深刻。当然,篇幅短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更大的容量、更丰厚意蕴的挖掘。只是个小短片,不能算巨制,然而称其完整精当、内涵深刻不为过。